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津沙遗珍 追寻抗战文化记忆”
全媒体系列报道
全景式展现抗战时期四川大后方
四大文化区之一“津沙文化区”全貌
《江津报》今天推出
继侨小学里的抗战记忆与历史回响
![]()
“努力学业,勇往迈进为侨胞争取光荣……”9月1日,刚开学,在夏坝镇的青山环抱中,继侨小学的朗朗校歌声穿越时空,与八十余年前南洋华侨青年的抗日呐喊隔空呼应。
走进位于夏坝镇鸭江村的继侨小学,校友楼赫然映入眼帘。“这栋楼是校友们集资建造的,此外学校还存有1栋教学楼、教师周转房、师生食堂等。”继侨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贺宝国介绍,这所仅有33名学生的乡村小学,承载着一段华侨子弟回国救亡图存的热血历史,而在夏坝这片土地上,还有私立华侨工商学院的办学印记,与继侨小学的故事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抗战时期教育救亡的壮阔图景,成为津沙抗战遗址群中动人的红色坐标。
![]()
▲继侨小学举行升旗仪式 记者 黄娅秋 摄
烽火中的求学路与教育救亡双线并行
1941年,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在此诞生,成为东南亚华侨子弟回国求学、投身抗日的“精神堡垒”。彼时,日军铁蹄践踏中华大地,数千公里外的南洋华侨心系故土,一批批青年冲破封锁回到祖国,在江津夏坝找到了安放理想的课堂。1944年,国立华侨一中从云南迁来并入,600余名侨生聚集于此,白天在课堂上研读真理,夜晚则提着马灯深入农村,用话剧、歌声唤醒民众抗战士气。
![]()
▲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毕业证书
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此播撒革命火种,侨生们秘密传阅进步书刊,组建“读书会”“歌咏队”,将《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传遍巴渝乡野。那些写满批注的课本、磨损的油印机,如今虽已难觅踪迹,但校史室里泛黄的老照片中,侨生们穿着草鞋、眼神坚毅的模样,仍能让人触摸到那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滚烫初心。
![]()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校旧址
而私立华侨工商学院的存在,为这片土地的教育救亡史增添了另一重色彩。学院汇聚了不少侨界精英与爱国学者,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他们以所学投身抗战洪流,与国立华侨中学一道,构成了夏坝地区华侨教育救亡的两条重要脉络。
弦歌不辍的精神传承
岁月流转,国立第二华侨中学虽于1946年迁往海南,但这片土地上的教育火种从未熄灭。1996年,华侨校友跨越重洋回到夏坝,在原址捐建教学楼,“继侨”之名,既是对华侨精神的延续,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如今,教学楼墙面上的校训“爱国、团结、奋斗”六个大字,与当年侨生们写下的标语一脉相承。
![]()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学生在校园程氏祠堂外合影
![]()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学生证
在这里,33名学生的课堂里永远有一堂特殊的“校史课”:退休教师李朝芬带着孩子们抚摸校门前的老黄桷树,讲述侨生们在树下宣誓抗日的故事;美术课上,学生们临摹老照片中的侨生形象,将爱国情怀画进手抄报;每年清明,师生们都会来到附近的抗战纪念碑前,诵读侨生们留下的诗歌。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与历史纵深
校园里,1996年重建的教学楼墙上,“继侨”二字格外醒目。这两个字承载着跨越半个世纪的约定——当年的侨生们带着对母校的眷恋,从世界各地寄来汇款,在被拆除的原国立第二华侨中学校舍旧址上,建起这栋融合了南洋骑楼风格的教学楼。门廊处的“侨心墙”镶嵌着200余块校友捐建铭牌,既有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界领袖,也有归国后投身建设的普通劳动者。
![]()
▲继侨小学课堂 记者 黄娅秋 摄
“我们虽小,但知道这里住过一群勇敢的华侨哥哥姐姐。”四年级学生郑明华的话,道出了继侨小学的精神密码。如今,夏坝镇正依托这处津沙抗战遗址,修复侨生宿舍旧址,筹建华侨抗战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南洋赤子归国救亡”的历史。
![]()
▲国立华侨中学校友楼碑记 记者 黄娅秋 摄
追溯夏坝更深沉的历史根系,这里是江津籍历史文化名人程源的故里。程源的爱国精神为这片土地奠定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底蕴。当地程氏家族作为江津世家,有着源远流长的良好家教传统,家族的程氏祠堂曾借出作为流亡学校用房,这不仅是对战时教育的支持,更彰显了家族传承中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担当,让夏坝的红色记忆与更悠远的民族精神相呼应。
从烽火中的救亡学堂到如今的乡村小学,继侨小学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望者,将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情怀,连同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爱国基因,化作春风细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爱国,是永不褪色的“潮”。
本版文字由文史顾问钟治德、记者黄娅秋提供
图片除署名外由区文化旅游委提供
视频编辑:田思进 配音:杜文飞
编辑:李婉龄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袁孝椿
总编辑:黄 艳
![]()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和让大家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