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陷入“破产”境地,总统与总理同时请辞,这究竟是怎样的国家才会走到如此绝境?当国家财政彻底崩溃,普通百姓又该如何维持生计?
![]()
2. 民众深陷贫困泥潭,生活举步维艰,即便国家最高行政领导人双双卸任,也无法扭转经济崩盘的现实局面。
3. 究竟是哪个国家将自己推向了财政崩溃的边缘?又是如何在短短数年内耗尽国力、债台高筑?领导层更迭之后,人民的生活能否迎来转机?
![]()
4. 总统总理双双辞职
5. 一国元首与政府首脑集体退场,在全球政治格局中都极为罕见,堪称政坛地震。而这一幕真实发生在南亚岛国斯里兰卡。
6. 2022年,斯里兰卡正式宣布国家财政破产,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背后,是持续加剧的经济困境最终引爆了社会动荡,迫使总统和总理不得不选择下台以平息民愤。
![]()
7. 随着经济体系全面失衡,民众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迅速蔓延,街头抗议此起彼伏,大规模示威活动席卷全国,执政当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
8. 当基本生存物资极度短缺,连每日饮食都无法保障时,民众的愤怒自然难以遏制。总统官邸被民众包围冲击,总理私人住宅遭纵火焚毁,政权根基已然动摇,领导人唯有辞职谢罪。
![]()
9. 就在斯里兰卡宣告财政破产之际,印度方面率先发声表态,金达尔全球大学学者乔利亚公开指责中国,声称斯里兰卡陷入“债务陷阱”,并将责任归咎于中国的贷款政策。
10. 乔利亚的言论明显带有指向性,试图将斯里兰卡的经济溃败与中国海外基建项目挂钩,暗示中国通过债务手段控制小国命运。
![]()
11. 斯里兰卡与印度仅隔一条狭窄的保克海峡,地理上极为接近,长期以来印度视其为势力范围内的附属伙伴,始终试图主导该国政治走向。
12. 印度刚一表态,美国随即跟进发声,虽措辞谨慎,但立场倾向清晰可见,显然是配合印度共同渲染所谓“中国债务威胁论”,意图转移国际舆论焦点。
![]()
13.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呼吁新成立的斯里兰卡政府尽快恢复秩序,解决民生问题,表面看似中立客观,实则暗含支持印方叙事的政治意图。
14. 明眼人皆知,美印在此事上立场一致,联手炒作“中国导致斯里兰卡破产”的说法,本质上是一场地缘博弈,目的在于削弱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
15. 印度觊觎斯里兰卡的战略位置已久,并非首次显露扩张野心。此次借经济危机制造恐慌氛围,意在强化对斯里兰卡内政的干预能力。
16. 将经济崩溃的责任推给中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排挤中国在当地的投资存在,为印度自身扩大政治与经济渗透扫清障碍。
![]()
17. 实际数据显示,斯里兰卡外债总额中,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占比高达47%,而来自中国的债务仅占约10%。所谓“中国设下债务陷阱”,纯属无端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18. 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19. 斯里兰卡国家破产的消息震惊世界,人们不禁发问:一个曾经拥有稳定发展基础的国家,为何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
20. 导致斯里兰卡经济崩塌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长期积累的外债压力、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产能薄弱、能源高度依赖进口,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旅游收入锐减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
21.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原因——农业系统的全面瘫痪。作为一个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业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斯里兰卡本具备粮食自给的基础条件。
![]()
22. 此前该国尚能实现主粮基本自足,若无重大政策失误,农业不至于成为短板。然而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外汇储备枯竭问题,政府贸然推行全面有机农业转型计划。
23. 这项改革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强制推广所谓“绿色耕作”,初衷虽好,执行过程却严重脱离实际。
![]()
24. 缺乏化学防护手段后,农田迅速遭受病虫害侵袭,杂草丛生难以治理,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25. 农业产量断崖式下滑,使得原本可自给的粮食供应出现巨大缺口,政府被迫动用有限外汇从国际市场高价采购粮食,进一步加剧了外汇流失。
![]()
26. 本想通过农业改革缓解外汇危机,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未能节省开支,反而加速了财政崩溃的进程。
27. 对于经济基础脆弱的国家而言,任何结构性改革都必须循序渐进,操之过急只会引发连锁反应,一旦失控便难以挽回。
![]()
28. 在总统与总理相继辞职后,斯里兰卡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为重振经济付出了诸多努力,推出多项紧缩与改革措施,但成效十分有限。
29. 根据《纽约时报》2023年的报道,尽管通货膨胀率已从峰值90%回落至59%,但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物价远超民众承受能力。
![]()
30. 接近四成的家庭仍将四分之三的收入用于食物消费,日常生活依旧困顿不堪,即便政府积极作为,民生改善仍进展缓慢。
31. 到2025年,斯里兰卡经济复苏进程再度陷入停滞,虽然通胀得到一定控制,但整体增长动力不足,短期内实现实质性复苏几无可能。
![]()
32. 数据显示,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已由2022年的7.3%提升至当前的13.9%,反映出财政整顿取得一定成果,但增幅已趋于饱和。
33. 贫困问题持续恶化,产业结构失衡,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国家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
34. 换言之,当前经济增长处于低速平稳状态,一旦遭遇外部冲击或内部政策偏差,过去三年的努力极有可能功亏一篑。要真正走出困境,斯里兰卡仍有漫长道路需要跋涉。
35. 结语
36. 斯里兰卡陷入财政破产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过度依赖少数产业,缺乏多元支撑体系,抗外部冲击能力极弱,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
![]()
37. 农业领域的决策失误,成为压垮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由于盲目推进有机农业改革,导致粮食生产崩溃,外汇消耗加剧,外债雪球越滚越大。
38. 对于类似斯里兰卡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在农业还是其他领域进行改革,都应坚持稳妥推进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一旦政策偏离现实,后果往往超出调控能力,最终酿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39. 参考:
40. 中国青年报:斯里兰卡:政府很努力,民众生活依然艰难 2023-02-09强武堂:斯里兰卡国家破产,总统总理辞职,美印炒作中国制造“债务陷阱” 2022-07-12农民日报:斯里兰卡破产,根子是农业破产 2022-07-15新浪财经:斯里兰卡经济复苏停滞,贫困率翻倍至24.5% 2025-09-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