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个作家,狠狠共情年轻人

0
分享至



↻ 指南作者:陈十六

说起活跃于社交平台上的学者面孔,项飙应该是年轻人最常点击的一个。

2025年5月,知名人类学家项飙的新作《你好,陌生人》问世。可以说,几乎所有年轻人都能从他的语言里窥见自己。

他说,在一个“陌生化”的境地,弥散的是孤独和迷茫,是存在意义上的不安——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和世界、和自己相处。

在我们对他人、对自己都感到越来越陌生的今天,可能比所有历史时刻都更需要“安生式”的思考方式。

当生活只剩下指尖下的屏幕时,或许我们能在项飙的书里,找到重新和世界建立连接的方法。


童年“三重奏”的启蒙

1972年,项飙出生于温州市鹿城区,父母亲都是教育工作者,一家住在母亲工作的中学的宿舍里,宿舍是用教室改的。因为住在学校里,浓烈的知识分子氛围包裹着项飙的童年。

每天早饭的背景音都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孩子入耳的全是正统的话语。也基于此,从小项飙就能听懂新闻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春天”之类的词汇。

但他相处最多的人是外公,外公来自破落的地主家庭,被项飙称为“没落的贵族”,这是另一层视角。

外公住在底层棚户区,隔壁有暗娼,每天充斥着鸡飞狗跳的叫骂声。外公总是与周围格格不入,习惯带着冷淡的态度分析身边的一切,这被项飙称为“自洽的距离感”。


项飙拍摄的棚户区居住环境

文人气质的父母、落魄又高贵的外公、肮脏混乱的棚户区,这三重影响构成了项飙的童年基调——处于鱼龙混杂的环境里,却又能有知识分子的判断与思考。

“普通人”的关切,就是在那时悄悄埋下种子。再微不足道的人,项飙也能回忆起关于他们的细节。

他小时候见过的底层工人往往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因为小腿常年用劲,看起来就像一整串黑紫色葡萄,也被称为“葡萄腿”。

这个视觉对小孩子来说尤为震撼,给项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项飙拍摄的温州人力三轮车运输服装

也就是这些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和他们每天鲜活的日常,给了他最初的滋养。

上中学以后,关注普通人乃至整个社会成为了项飚日益明显的兴趣。

那时的温州中学氛围宽松,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比如文学社、戏剧社……

项飙不仅在活动中表现活跃,也开始大量阅读文化刊物、报告文学。

他尤其喜欢长篇报告文学,比如夏衍的《包身工》等,边看边详细地做批注。


浙江温州中学

每晚他都依依不舍地离开图书馆,在晚风中骑车回家时,心情也是澎湃的:原来社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可以有这么多的争论!

高中的老师还带他们去当时的乐清县(现在的乐清市柳市镇)做调研,其他同学都在打闹的时候,只有项飙认真地听厂长汇报。

那时起,他已经对社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生志趣已于冥冥中注定。



北大与牛津

1990年,顶着天之骄子的帽子,项飙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然而,北大却不像他想象中迷人。

刚进入北大,他发现所有学生都汲汲于追求认可,而自己却对精英式的、文人圈层的话语有些反感,因此总是无法融入群体。

大一结束后,项飙对课程内容与实际不沾边感到失望,因此花了一个晚上给系里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信——《关于课程设置的若干建议》。

信的内容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赞赏。


项飙与同学

这件事对项飙的影响很大。对“真实的不快”的倾吐与反思,没有被泼冷水,反而得到了共鸣和认可,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与动力。

于是在“没意思”的课程之外,他开始找寻“有意思”的事情。

大二的项飙有次偶然听说温州人在北京南郊大红门聚居,人称“浙江村”,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因为不知道具体位置,他便清晨6点出发,倒了5趟车,晚上7点才摸到“浙江村”。


1990年代初北京“浙江村”内的菜市场

虽然同为温州老乡,但“浙江村”的人却对项飙很警惕很疏离。接下来的几次调研,他只搞清了“浙江村”的大致范围,却完全无法深入当地生活。

直到在舅舅的帮助下,结识了一位“村”里很有名望的大老板,项飙才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他请“村民”谈自己的生活史,为了获得信任,他不能记笔记或录音,只能靠脑袋死记,回学校的路上也念念有词地重复访谈的内容,最多曾有过20多小时不睡觉混迹于“村民”中间的经历。

摸爬滚打收集了不少宝贵的素材后,他先写出了《北京“浙江村”调查——一个社会转型中自发城市化群体的初步研究》一文,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挑战杯”二等奖,并成为了获奖者中唯一的本科生。

继续在北大读硕士时,他深入研究这个课题,写成了《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一书。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该书于2018年修订再版,在豆瓣上获得了9.4的高分,被誉为“中国社会学经典”“人类学最佳中文著作之一”。

也就是这份长达6年的调查工作,让项飙找到了自己一生志趣所在,不是读书,也非学术,而是观看并述说普通人的故事。

年少成名,牛津大学的一位荷兰学者注意到了项飙的研究,就主动来找项飙,邀请他到牛津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并为他争取到了全系唯一的全奖名额。

走进牛津的百年校门时,他只有26岁。

看似是天才少年的神话,但实际上,项飙的真实经历远非外界看起来那么一帆风顺。


项飙

初到牛津,由于英文太差,且理论基础太薄弱,他在阅读上遇到了极大困难。但越是困难,他越是强迫自己。

根据牛津的体制,第一年的学生叫做“试用研究生”,一年以后要交一篇论文,经过答辩后才能晋升为正式博士候选人,在此之后方才可以开始实地调查。

连基本会话都困难的项飙,不敢去听课或讨论会,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天天用眼睛“扫射”文献,生吞硬咽各种理论框架。

一年后,他站到了博士一年级报告的答辩台上。主考官两次脱口而出“outrageous”(令人愤怒),这可能在牛津的历史上都鲜少发生。

但导师没有苛责他,而是把他派到澳大利亚进行印度籍IT民工的研究。


当时的导师彭柯

但初到悉尼的项飙依然艰难度日,没钱的他只能靠啃清水玉米度日,还被偷去了存有6个月调查资料的电脑。

研究进展也不顺利,调查访谈的结果跟他初始的思路一直难以弥合。

2000年的一个下午,他终于放下了主流文献的思想包袱,灵感缪斯在这一刻降临于他的脑海中。

“猎身”,就是这两个字,是他苦苦找寻的命题,这个词语精准刻画了IT职业人员的劳力输出过程。

项飙终于在“浙江村”后又一次感到了无法言说的兴奋。


2023年项飙回访“浙江村”

命题明确后,项飙又前往印度的海德拉巴进行更深层的调研,这是一个后来被他戏称为在印度“取得真经”的过程。

2001年6月,他穿梭于海德拉巴的各个劳力行,完全浸泡于基层劳务市场中。

他曾经和十几个印度IT工人一起睡在地板上,向青草更青处慢溯,他找到了全球“猎身”的运行机制。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一书出版后,荣获2008年度安冬尼·里兹奖,在豆瓣上获得8.5的高分,也被视为全球民族志的新典范。


项飙《全球“猎身”》|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两所百年名校,堪堪12载光阴,项飙已经在学术界露出锋芒。



当对话成为方法

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留任牛津大学,然而做学生与做学术差异之大,他再次陷入困局。

为了获得国际主流学术制度的承认,他挣扎于无感的项目里。奇迹没有发生,他没能发出有贡献意义的声音,对成为顶尖学者的愿望也几近破灭。

尽管仍在发表有关东北移民的论文,但他深知:自己正在失去对真正重要问题的把握”。

在愁云惨淡之际,资深媒体人郭玉洁邀请项飙参加《正午》的访谈,这也是项飙首次提出“悬浮”的概念。悬浮,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超越现在,到达未来某个未知的目标,也就是否定当下,悬在空中。


郭玉洁采访项飙文章收录于《正午故事001》

言论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年轻人的巨大共鸣。项飙惊讶地发现,原来人数如此庞大的群体正渴求有理论来指导他们的生活。也正是因此,在主流学术之外的空间里,项飙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他意识到,原来做学术也可以有其他的路,那就是不断闯进公共领域发声——对话,成为了他日后做学术的重要方式。

项飙没有像其他人类学学者一样,在“青灯古佛”中扎进文献的海洋,在远离众人的地方坐冷板凳,而是回到大众视野。

他说,社交媒体时代,对话才是21世纪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话也成为了他最常出现于公共空间内的方式。

他在2019年参加对话节目《十三邀》时,提出了“附近的消失”这一说法。当下的人要么关心自己,要么关心世界,真实的附近却消失了。


项飙(右)与《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

2020年,项飙与吴琦通过对话的方式形成访谈集《把自己作为方法》。

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两个学者对全球化、民族与民粹、大学教育等多个命题提出了批判性思考。

一种新的生命力在项飙的研究中涌动,仿佛也预示着机会的来临。

2021年,他接受了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学会(以下简称“马普”)的邀请,去担任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一职。


项飙与马克斯·普朗克的雕像

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已有142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研究学科之一。有人说过,教授们离开牛津的概率,就像爱丁堡会发生地震一样罕见。

爱丁堡没有地震,但项飙离开了,且没有回头。

在马普,他放弃了现成的学术问题,放弃了宏大叙事,放弃了精英话语,而是转向了大众的日常焦虑,他决心要建立“生活的人类学”,要让学术服务真实的生活。

在这里,他和同事们尝试以对话形式开展关于“陌生人”的研究。

谁是陌生人?你我都是陌生人。在人类社会更进一步“陌生化”的趋势之下,我们渐渐不知道如何和世界、和自己相处。

他们邀请了五位“认得陌生人”的专家——艺术家刘小东、人类学者何袜皮、纪录片导演李一凡、城市设计专家刘悦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园长沈志军。


《你好,陌生人》节目宣传照

相对于散文或议论的体例,《你好,陌生人》一书中,项飙和五位嘉宾的对话显得更加具体、跳脱,同时提供了很多空隙,仿佛每句话的结尾,都给了读者一个可参与的空间。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新的出路,即每个孤立的个体,都可以在具体的场景和经验中认得陌生人,重建附近,从而在现实世界里能够“生根”。



有人正需要我

生活中的项飙,瘦削、朴素,跟人说话时神情专注,眼睛很亮,里面有种打动人心的真诚和热情。

他带着点与生俱来的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够放松,不会调笑戏谑,难以和别人打成一片。因此,在新加坡读博士后期间,是太太Mika先追的项飙。

Mika身上带着一种安全感与自信,这是项飙没有的。

自从两人结婚,此后15年里,一直处于牛津日本两地分居的状态,直到来到马普,他们才在柏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


项飙柏林家中的全家合影

Mika在柏林的马普所研究日本老人的孤独死课题,14岁的女儿就读于柏林的国际学校,项飙则坐火车去哈勒上班。一家人在德国过得平静恬淡。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关注投向了项飙的思想。项飙曾不失幽默地说:“年轻人是我的衣食父母。”

面对这种关注,以及频繁地暴露于公共空间内,不止一次有人问他是否对人设崩塌感到焦虑,被人批评是否会受伤等等。

项飙毫不担心。他知道是因为大众需要,他才能走到这个关口,有天年轻人不再需要他的思路,他也终将退出舞台。

而且,他从不畏惧批评,看到网友的批评反而感到兴奋。自己的思想能在公共空间里引起了更深层的回应与讨论,这就是他想要的。


项飙(后排左一)在“流动俱乐部”与年轻人交流

内卷、焦虑、陌生化、躺平、爱无能、赖活着……,年轻人的困惑铺天盖地涌来,屏幕对面的项飙耐心而细致地做着解答。

项飙说:不要忽视年轻人的沉重。

调查、观察、对话、表达,项飙会和年轻人一起寻找答案。

内容策划:夏夜飞行 翟晨旭

排版设计: 蕾蕾 洛溪



文学杂志小传

转载、商务、作者招募合作丨请后台联系,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将中方送上专车后,特朗普确定了一件事:5年内中国会赶上美国?

将中方送上专车后,特朗普确定了一件事:5年内中国会赶上美国?

君君文谈
2025-11-02 02:40:03
小米前高管王腾公布新去向:和手机行业说再见,正是闯的年纪

小米前高管王腾公布新去向:和手机行业说再见,正是闯的年纪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23:10:18
光伏自动气象站:驱动清洁能源高效发展的“数据引擎”

光伏自动气象站:驱动清洁能源高效发展的“数据引擎”

山东鸣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4 09:48:07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叮当当科技
2025-11-02 00:09:19
与去年排名相同,北京国安与山东泰山分别锁定中超第四第五

与去年排名相同,北京国安与山东泰山分别锁定中超第四第五

懂球帝
2025-11-01 18:10:40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林子说事
2025-10-31 09:15:10
还有五天,一场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豪赌即将揭晓!

还有五天,一场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豪赌即将揭晓!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1 14:42:24
冉莹颖做梦也没想到,11岁身高才1米36的儿子,如今竟迎来逆袭

冉莹颖做梦也没想到,11岁身高才1米36的儿子,如今竟迎来逆袭

八斗小先生
2025-10-31 12:19:07
《依依向北风》结局最惨的不是乔正君,也不是王潇,而是他们两个

《依依向北风》结局最惨的不是乔正君,也不是王潇,而是他们两个

80后房车生活
2025-10-31 16:31:28
WTT冠军赛:男单四强已出其二!日本18岁小将获胜,张本智和羡慕

WTT冠军赛:男单四强已出其二!日本18岁小将获胜,张本智和羡慕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0:40:03
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4种食物,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都没发现

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4种食物,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都没发现

39健康网
2025-11-01 18:55:52
郑州中牟“发小灭门案”:“娘仨面目全非到只认出儿子半张脸!”

郑州中牟“发小灭门案”:“娘仨面目全非到只认出儿子半张脸!”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2 03:19:38
不止秀肌肉!中国军号突然公布59秒震撼视频,背后用意很深

不止秀肌肉!中国军号突然公布59秒震撼视频,背后用意很深

忠诚TALK
2025-11-01 20:36:04
暴雷!狂骗244亿,超10万老年人上当,康养第一大忽悠终于倒了

暴雷!狂骗244亿,超10万老年人上当,康养第一大忽悠终于倒了

毒sir财经
2025-08-03 23:08:18
后续!新生儿在医院坠床摔成重伤,护工已被停职,孩子状况已好转

后续!新生儿在医院坠床摔成重伤,护工已被停职,孩子状况已好转

温读史
2025-11-01 20:23:24
目瞪口呆,德国又炸发电厂!核电煤电统统炸掉,准备靠中国发电?

目瞪口呆,德国又炸发电厂!核电煤电统统炸掉,准备靠中国发电?

桑启红原
2025-11-01 17:55:37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小咪侃娱圈
2025-11-01 13:17:47
双标?小米直播间造谣者被刑拘,网友对比雷军“200公里刹停”

双标?小米直播间造谣者被刑拘,网友对比雷军“200公里刹停”

热点菌本君
2025-11-01 23:12:54
山形山神官方:因投资方承诺资金未到位,新球场建设将推迟

山形山神官方:因投资方承诺资金未到位,新球场建设将推迟

雷速体育
2025-11-01 20:09:06
会晤结束,发生三大变化,德国醒悟,荷兰后悔,加拿大向中方示好

会晤结束,发生三大变化,德国醒悟,荷兰后悔,加拿大向中方示好

科普100克克
2025-11-01 17:31:01
2025-11-02 04:04:49
投稿指南 incentive-icons
投稿指南
一个写作者的聚居地。
872文章数 13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房产
艺术
旅游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