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北京市永定河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9月24日提请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一审。该草案共设九章七十条,涵盖总则、规划与管控、防洪安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文化保护传承、区域协同与流域协作、法律责任、附则,从多维度构建永定河保护治理制度框架,为流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在管理体制方面,《条例(草案)》规定完善永定河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提出保护基本原则与流域管理总体要求。规定北京市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海河流域管理机构统筹指导下,加强与上下游地区协作,落实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同时界定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健全保护治理机制,推动多元化主体参与流域统一治理。
规划管控层面,《条例(草案)》建立健全规划和管控制度,强调发挥规划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将永定河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及水资源、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细化相关国土空间规划、水域空间管控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的编制要求,并提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滨水空间建设等具体要求。
防洪安全领域,《条例(草案)》聚焦完善永定河防洪减灾体系,固化北京洪水防御经验以提升防汛抗洪和应急抢险救灾能力。提出防洪工作总体要求,加强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强化涉河工程建设管控,划定流域禁止行为;针对山区防洪,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制度,同时细化防汛应急预案,规定汛前及汛期准备、防汛调度、人员转移等要求,并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专门规定。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上,《条例(草案)》强化相关制度,坚持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原则,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要求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科学划定和调整水源保护区,重点强化官厅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出通过建设库滨带等改善水质;规定定期调查评估地下水资源状况,完善流域水网建设与水资源调蓄配置,落实生态用水保障要求,同时规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措施。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条例(草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为原则,提出总体要求。规定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加强建设项目水污染防治与入河排污口监管,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建立水生态监测机制;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定生态修复、增殖放流及禁渔相关要求。
文化保护传承领域,《条例(草案)》提出加强永定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以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规定开展文化资源调查,加强水文化遗产、红色文化保护,统筹资源推进文化展示,培育乡村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农业融合发展,并要求充分利用滨水空间推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区域协同与流域协作上,《条例(草案)》强调增强举措关联性与协同性,提升流域系统治理效能。规定加强上下游地区政府跨区域沟通协作,在政策制定、防洪、生态补水、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方面落实协同措施;完善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与应急处理措施,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应急处置能力;健全生态用水流域协同保障机制与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流域联合监测和信息共享,推动执法与司法协作,同时规定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海河流域管理机构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永定河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