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天长假,准备出门还是窝在家?
无论什么决定,阅读总是左右相伴啦!
说实话,出门在外没有带书,总觉得会缺点什么。
而夜深床头没有书,感觉睡觉都会不踏实。
这就是爱书人的特点啦!
于是每逢长假,我们都要赶紧补一个假期阅读推荐书。
推荐语简单直接,书也好读入心,期待诸君都能收获好书!
![]()
点击图片即可入手本书
《关于我在精神科住院的22天》源自作者牛奶侦探的真实经历。她用独具特色的水墨画风,记录下自己在精神科住院的全过程。
病房里的人都成了动物:自己是兔子,医生是松鼠,外婆则是精神抖擞的母鸡。水墨晕染处仿佛泪水蔓延,纤细氤氙的画面带给我们脆弱而温暖的感受。
有脆弱的时刻,有忧郁的种子,也有很多很多柔软的爱。
![]()
点击图片即可入手本书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源是蒋勋写给青年艺术家丫民的十封信,更是献给所有普通人的关切絮语。
书中,他引领我们回到美感经验的源头,开启“眼耳鼻舌身意”,调动全部感官去体会气味、重量、质地、形状与色彩,体味世间万物的美好。其文字平实洗练,摒弃了浮躁与表面的“表演”,呼唤我们褪去浮华,静心品味触觉、味觉、听觉带来的深邃思考。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生命的领悟与修行,终究离不开“空”,离不开“弃”。
![]()
签名版·点击图片即可入手本书
慢师傅刚收录的签名版《白居易的节日:唐诗里的岁时烟火记》,历通过出版社朋友帮忙,请作者张勃老师签了一些。
这本书特别精彩,全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循白居易的人生轨迹——从宿州避乱的孤灯除夕、长安求仕的元日朝贺,到贬谪江州的湓浦望月、晚归洛阳的千里邈思——在不同的地理节点中,白诗如时光琥珀,封存了元日柏酒、寒食禁火、端午竞渡、中秋玩月等盛世节俗的鲜活细节。
下篇则深掘个体与时代的互动——节俗的千年传承、中唐的诗酒风尚、宦海浮沉的身份印记、生命意识的悲欣交集,共同熔铸成其诗中“万人行乐一人愁”的独特节庆美学。
![]()
签名版·点击图片即可入手本书
《铜与糖》签名版特别稀缺,作者常年旅居国外,这还是上次来书店分享签了一些,喜欢的读者入手就完事了。
收录诗人倪湛舸近年来的新诗——“皮埃尔和艾琳娜”系列。
四组短诗,与三篇长诗互为观照,最后以《诗与克苏鲁》收尾,循环往复,梦呓般的诗语,诉说生命的寓言。
铜做的天空下着雨,糖做的城市溃烂如斯。一个异域世界,皮埃尔和艾琳娜穿越在多重空间,幻变出生命的多重分身。
倪湛舸的语言具有直抵内心的力道、生命的沧桑感和情感微妙变化的层次感。在《铜与糖》中,诗人第一次将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与克苏鲁神话联系在一起:写诗的原动力是恐惧,最终目标是与虚无和解。
![]()
预约上款(to签)·点击图片即可入手本书
《风雅与狂欢:明朝人的极致生活》聚焦明代人的生活,从吃穿住行、文化娱乐、民间信仰等多维度,深入剖析明代社会的艺术审美与文化风貌。
明代社会生活随时代演变:初期因朱元璋的严格管控,社会生活较压抑;中后期则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渐趋开放,呈现多样化态势。书中借具体历史人物与事件,展现了明代人打破礼法束缚、追求极致生活艺术的过程。
书中详述明代人在饮食、服饰、建筑、娱乐等方面的极致追求,如对美酒美食的热爱、对服饰时尚的独特见解。唐伯虎、张岱、董小宛等历史人物的生活方式与艺术成就亦被生动呈现。明代中后期信仰生活百花齐放,民间信仰和宗教活动丰富。书中还探讨了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他们在书画、诗词等领域的艺术成就,涵盖明代生活方方面面,呈现社会全貌。对唐伯虎等历史人物及西门庆等文学人物的细致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明代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
译者签名版·点击图片即可入手本书
《林中足迹》是译者签名版,十分难得,推荐闭眼入。
这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者约翰·利斯特-凯的作品。伶鼬、狗獾、松貂、水獭……这些灵动可爱但行踪隐秘的鼬科动物总是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也深深吸引着博物学家约翰·利斯特-凯的目光。
在苏格兰高地,他常以冥想者的姿态,耐心蹲守在树林、河岸和峡谷的角落,观察这些动物在不受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是如何生活的。在这本清新隽永的观察笔记中,苏格兰高地的风光生动鲜活,作者与动物的相遇曲折动人,大自然舞台上的精彩戏剧永不落幕。
本书是写给鼬科动物的一封真挚情书,更是献给自然与野性的一首赞美诗。
![]()
点击图片即可入手本书
简媜创作40周年纪念版,一共三册。
《女儿红》一部女性生命长诗。本书以细腻的笔触解构、探索女性如蝶如石的内在世界,听其声,窥其情,从意识幽微处注视女性的命运,开辟了女性书写的另一种可能。因而说《女儿红》是一部女性生命长诗也不为过。
《梦游书》一份意识切片档案。描述了简媜刚从乡下搬到台北生活时,其所见所想和所经历的细微小事。比如野丛中丰饶的落葵,隔壁抠搜到顶的赖老头,甚至黄昏下偷叼主人拖鞋的一条狗。如果,一辈子能等到一个梦,这被虚构的人生才算拥抱了唯一的真实。
《微晕的树林》一本凡人顿悟之书。本书是简媜或爬梳寻常事理、怀想乡园旧情,或闲话旅行之体会与感悟的大集合,从篇篇散文中可提炼出生命的寻常滋味,“万物自然矣”。每逢大风,见绿云涌动、大树吟歌,自成一座微晕的树林。
简媜以日常生活的思考点切入,创造文学与时代、哲学对话的可能性,行远自迩,从少女时期至今,虽偶遇险境,仍踽踽蜿蜒出一条“灵魂追索”的轨迹。生命比世界更大,而文学又比生命辽阔。“我决心往文学走,不回头!”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入手本书
本书是史学大家许倬云教育著作。95岁史学大家反思教育、观照未来,深度剖析当今时代教育、大学、国学、传统与现代等话题,用毕生学识为学界、大众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作者不仅探讨了教育的现状和挑战,还提出了对未来教育的期望和建议。通过许倬云的讲解,读者不仅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对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了深刻理解。
同时,作者在字里行间还涉及社会变迁和人类文明的未来,不经意间也增加了读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签名版·点击以上链接即可入手本书
《我播种黄金》也是难得的签名版,推荐指数五颗星。
这是“天下第一读书人”之称的唐诺老师顺着时间之流随机取于瘟疫日子里的阅读,是他意外进入的全新写作阶段,“我得学着使用各种形式如拆解开自己,才有机会触及过去一直写不到的、抓不起来的那些东西”,“这本书最后半年左右的书写,的确是我多年来很难有的书写享受时日”。
这一次,我们将读到格林、勒卡雷、福克纳、麦尔维尔、屠格涅夫、塞万提斯、赫尔岑、塞林格、王尔德、三岛由纪夫、林芙美子、夏多布里昂、房龙,还有《圣经》。
我们仍相信,小说世界那点将信将疑的自由,令我们踏上更准确更丰饶的路,把瓦解掉的自己一点一点拼合回来。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入手本书
《时间线上的中国史》是一部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图鉴,从华夏之初的遗迹探索,到夏商西周的青铜器时代,再到春秋战国的激情变革,直至明清的帝国更迭,全书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
它以生动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科技成果、建筑风格和艺术成就。
全书系统地勾勒出中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同时还涉及制度、民俗、科技、建筑、艺术等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书中精选了大量文物、书法、绘画、实景等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图文并茂,旨在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视觉上的盛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历史画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