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11天后,被“阻断”的中欧班列终于等来了恢复通行的时间表。波兰政府9月25日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让约300列滞留班列得以继续前行。
然而,波兰的这次“让步”来得太晚了。就在班列停摆的两周内,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正式开通,欧洲企业也开始加速寻找多元化运输方案。
![]()
9月12日,波兰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西方-2025”联合军演及无人机越界事件为由,关闭了所有波白边境口岸。这一决定直接导致途经波兰的中欧班列陷入停摆。
波兰的决策并非单纯出于安全考虑。作为北约在东欧的“前哨站”,波兰一直试图通过强硬姿态换取更多军事支持。这次关闭边境,实则将中欧班列当作筹码,试图迫使中国在俄乌问题上改变立场。
然而,这场赌博风险极高。波兰每年因中欧班列带来的过境收入高达5亿欧元,封锁边境等于自断财路。更讽刺的是,王毅外长刚结束对波兰的访问,双方曾签署保障中欧班列畅通的协议。
波兰政府的出尔反尔,暴露了其战略短视。波兰让中欧班列停摆,很不明智。
边境封锁迅速引发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约300列货运列车和数千个标准箱滞留边境,运输成本在48小时内飙升15%以上。
欧洲企业首当其冲。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采用大量来自中国零部件,库存仅够维持3天;欧洲零售商圣诞季货架面临空置风险。一位货代透露,自己有3个集装箱在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口岸等待了一周多。
波兰国有铁路公司PKP Cargo紧急发声,警告长期封锁将导致货流永久性南移。经黑海、土耳其的替代路线会削弱波兰枢纽地位,这对波兰经济无疑是沉重打击。
中欧班列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中欧合作的象征。
就在波兰封锁边境的同时,欧洲多国已经开始加速“去波兰化”进程。9月22日,“伊斯坦布尔桥”轮从宁波舟山港启航,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正式开通。
这条新航线仅需18天即可将货物从中国运抵欧洲,比传统苏伊士航线快一半,比中欧班列降本30%以上。首航舱位全部订罄,可见市场欢迎度之高。
“开通多元的中欧间贸易渠道,将保障我国运输自主性和安全性。
同时,土耳其线路计划分流30%货运量,中国也在加速推进跨里海线路的替代方案。这些动向迫使波兰意识到,其枢纽垄断地位并非不可替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