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山银针为黄茶类的“群茶之冠”。采摘要求极严,一般在3月上旬开采采摘时,只能用手轻轻将芽头摘下,不能用指甲掐采。盛芽头的小竹篓中要垫上皮纸,以防磨掉芽头上的毛。采摘的每个银针芽头,必须长25~30毫米,宽3-4毫米,并要完整地带有2~3毫米长的茶柄;芽头内包含7片叶子,肥壮重实。
茶的制作工艺:分为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复包、足火八道工序。历时三昼夜,长达70小时之久。
杀青:在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后低”。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壁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经4~5分钟,芽蒂萎软,青气消失,发出茶香,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扬簸,散发热气。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摄氏度,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
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
初包: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包1.5千克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3小时,谓之初包黄。在湿热作用下,促使君山银针形成特有色香味。包闷时茶叶自动氧化放热,包内温度渐升,24小时后,可达30摄氏度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复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品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摄氏度左右,时间约1小时,烘至八成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60摄氏度,烘量每次约500克,焙至足干止。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
君山银针属芽茶,因茶树品种优良,芽头肥壮重实。君山银针风格独特,岁产不多,质量超群,为中国名优茶之佼佼者。
本文来源:节选自《酒茶香》,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