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务必查阅原著并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卷五(书集)
十五、论任督
雷真君说:任脉和督脉,是独立于脏腑之外的经络系统,却常常被当下的医生所忽视。其实,这两条经脉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并不像冲脉和带脉那样可以轻视。任脉起源于中极穴的下方,向上经过阴毛区域,沿着腹部内侧,上行至关元穴,再到达咽喉部位。接着,它继续上行至下巴下方,环绕面部并最终进入眼睛,这就是任脉的经络走向。
督脉则起源于小腹下部的骨盆中央,对于女子来说,它进入阴道,位于尿道附近。督脉的络脉沿着生殖器,汇合在会阴部,环绕会阴后侧,即前后二阴之间,再绕过臀部,到达足少阴肾经。它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中络相合,上行于大腿内侧后缘,贯穿脊柱并连接肾脏。督脉还与足太阳膀胱经一起,从眼睛内眦开始,上行至额头,交汇于头顶,进入脑络,再出来分别下行至项部,沿着肩胛内侧,挟着脊柱下行至腰部,进入脊柱两侧的膂筋并联络肾脏。对于男子来说,督脉沿着阴茎下行至会阴部,与女子的路径相同。另外,从小腹直上的督脉,穿过肚脐中央,上行至心脏,进入喉咙,再上行至下巴下方环绕口唇,最终上行连接两眼下方的中央位置,这就是督脉的经络走向。
任脉和督脉的疾病表现虽然各不相同,但治疗方法其实有相似之处。因为六经的经络原本是相互贯通的,所以治疗任脉上的疝瘕(指腹部肿块)时,督脉上的遗尿、脊强(指脊柱强直)等症状也会随之痊愈。然而,这两条经脉是生殖器官的主脉,如果缺失,女子则无法受孕,男子则难以保持强壮并射精。因此,这两条经脉适宜用补法而不宜用泻法,这是显而易见的。用补法则外生殖器会壮大且阳气旺盛,用泻法则外生殖器会缩小且阳气衰退;用补法则子宫温暖而易于受孕,用泻法则子宫寒冷而难以受孕。
张真君说:真是绝妙的见解。现在的人们不了解任脉和督脉的重要性,所以用药往往效果不佳。如果了解了任脉和督脉,治疗疾病又有何难呢?
来源:《石室密录》(清·陈士铎)
翻译:小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