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每个路口,波兰都是波澜掀起的地方。
波兰在整个近代都面临国家生存挑战,十八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普鲁士和奥斯曼帝国先后三次瓜分波兰,领土被陆续划入三国,亡国超百年。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在欧洲率先打破了一些旧体系,也导致华沙公国的出现,随后波兰领土再次沦为俄罗斯的附属。
波兰最后一次作为欧洲强国大约在十四至十六世纪上半叶,文明6里面波兰的领袖是雅德维加,一位就爱传教的萌萌哒。历史上一开始雅德维加要嫁给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三世的儿子威廉,对面是 哈布斯堡家族, 本身这算门当户对,两人都订婚了。但波兰国内则勾兑了立陶宛公国,立陶宛大公横插一杠也来提亲。
![]()
王室的婚姻很多都是父母之命,但波兰-立陶宛的联姻是国内贵族集体推动的,贵族们甚至赶跑了来迎亲的威廉,不惜赔了对方一大笔钱,随后波兰立陶宛两国联盟随着姻亲稳固了下来,并且推动了宗教改革。
二战中的历史,德国闪电战的大规模实践正是在波兰,同时苏德秘密条约也将其再次瓜分。上世纪末,波兰加入了北约,在现代社会体系下,一个主权国家的存续,一般不会那么容易消亡,而直接的侵略行为更难为天下所接受,文明6里我是打征服胜利模式的,但现实毕竟不是游戏。
也只有波兰这样命运多舛,又一直有自己国家主体性的情况,才会在历史中积累了悲情和警惕,才会有肖邦这样的艺术家。
扯了这么多,回到正题。无论中欧班列运行是否通畅,是否阶段性恢复,我们不能回避一个基本的常识问题——波兰关闭边境或者进行安全管制,是在东欧冲突地缘风险下的举措,并非针对中欧班列运输。
所以我近期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论调,把中欧班列单独拎出来说事,怎么可能呢,国家边境都关闭了,单独留一条铁路线?逻辑和常识不应下线。很多人爱给我普及一套理论:经济不能离开政治单独聊,但到了波兰这里很多人选择性忽视了。
一边愤慨历史的积弱,一边在当下宣扬着谁强谁有理,动不动就想动动的观念救不了波兰。
甚至欧盟现在算的都不是经济账了,八千亿欧元的发债预算是欧盟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动作,基建和军工是很烧钱的。
资本的江湖老仙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清仓了比亚迪,自从2008年购入后到2022年开始减持,在比亚迪已经开始要求涉外出口的员工停止加班,以满足欧美相关法案的时候,巴菲特撤了。
![]()
当然,本来投资比亚迪,就是老伙伴芒格主导的,而并非巴菲特,他一开始并不想这么做,并且曾坦言是芒格的坚持。查理芒格走后,巴菲特即开始卖出。俗话说懂得买是一种智慧,懂得卖更是。
并不是说比亚迪的优劣,这只不过是巴菲特的公司行为而已。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并非要把所有正确的事情都做满,能做对一部分,并且将事情做对已经实属难能可贵了。
普通投资者只需要领会遥遥领先,而国际资本考虑的就多了。
任何企业做大都绕不开全球供应链,虽然国内内需消费的提振是相当有效的,不过电动车的补贴减弱和需求阶段性到顶,还是会影响行业利润的,并非单一某个企业。
其次,出海建厂有两个挑战:1、投资成本支出影响;2、供应链海外重塑的难度。而且即便是越南,其劳动者状况也难通过“先进管理”来深挖潜力,所以若不是靠技术突破,很难降本增效。
跟老巴玩负债成本,如同跟波兰玩闪电战,他们都见多了。
联络盐哥:saltsolution
升级版盐选私享圈会员上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