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图
“731”,这不仅仅是一个细菌战活体试验工程的代号,更是日本侵略者残暴罪行的深刻符号,承载着一段中华民族无法忘却的惨痛记忆。围绕这段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多年来屡有呈现。七十年代初,内部放映的纪录片《731》以揭秘姿态,将日本恶魔加害中国人的残暴过程展现在特定时代的观众眼前,其震撼力至今仍在部分亲历者心中回荡。此后,不少抗日题材作品中也常出现类似“731”的剧情,大多以捣毁日军实验基地、正义战胜邪恶为结局。
此次上映的电影《731》,讲述了不同身份、国籍的人,主要以中国人为主,被骗至731实验基地,沦为人体活体实验的悲惨故事。幸存者们在绝望中奋起抗争、组织逃亡,却最终无一生还。整个故事架构简单直接,人物关系也并不繁杂,概括来说,就是受试者被骗入局,知晓真相后抗争无果,大逃亡以失败告终的悲剧,在剧情新意上有所欠缺。
从艺术性角度审视,影片中几位主要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饰演耍魔术小男孩的演员,在充斥着恐怖绝望氛围的影片里,为故事增添了一丝鲜活的生气,成为压抑剧情中的一抹别样亮色,他的表演灵动自然,让观众在沉重中感受到些许温暖与希望。
若要为这部片子更名,《731大逃亡悲剧》或许更为契合。
影片中的石井四郎,作为整个罪恶事件的策划元凶,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双手沾满鲜血,是罪魁祸首。令人愤慨的是,由于美国与日本在病毒资料上的肮脏交易,这个战犯竟然逃过了正义的审判,继续逍遥于世。而片中的日军女少佐这一角色,虽试图以“伪善”与“残暴”的强烈反差增强戏剧冲击力和批判力度,但却给人一种脱离现实的虚假感。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从军的日本女性一般很难占据这样的特殊岗位,这一角色设定不免有抗日神剧的夸张遗风,破坏了影片整体的历史厚重感与真实性。
《731》官方微博发布的宣传语——“铭记历史,守望和平!相约影院,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立意深远。然而,相较于《南京照相馆》带来的强烈警醒,这部影片在传达历史教训、引发观众深度反思上,稍显逊色。据悉,该片拍摄筹划长达十年,编剧团队阵容庞大,但从最终呈现效果来看,似乎并没有完全达到与这份慎重筹备相匹配的水准。
尽管影片存在不足,但它的出现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它让更多人重新关注到那段黑暗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唯有正视过去,才能更好地守护和平的未来。(作者:彭一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