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1年12月入伍,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巴中支队服役。
当时,我有一个四川内江的战友,我们在新兵连时都在同一个排,我是三班,他是五班,我那时是三班的排头兵,他是五班的排头兵。
![]()
他叫赵羽辰,大概1.72米左右的样子,长得白白净净,个子瘦高,他应该是城市兵,家里应该是经济条件比较好。
尽管不在一个班,彼此交往聊天的机会并不多,但因为是老乡的关系,所以,我还是能经常听到关于他的故事。
赵羽辰人很聪明,事技术也挺好,因此,最初他在新兵集训期间,在老乡和其他战友中威信很高,只是自尊心和虚荣心都比较强。
后来新兵连结束后,他被分在了市里机动中队,最初的日子,他干得特别出色,但由于他平时不拘小节,做事有些浮夸,连队并没有让他担任骨干,因此,他对连队的干部有很大的意见,情绪低落,有时还出工不出力。
后来,我听说他在训练时经常装病,别人训练,他站在旁边看着。
为此,领导多次找他谈话,也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他作为一个“刺头兵”,也确实让部队的领导伤了不少脑筋。
最后领导通知赵羽辰的父母来做工作,但他的父母对他也比较娇惯,不但不劝说自己的儿子,还说部队管得太严格,排挤他儿子。
在赵羽辰入伍的第二年,由于他违规处对象,在驻地谈了一个女友,并偷偷地带到宿舍同居,被前去检查的连队指导员发现,于是,他被部队除名了。
1994年的年底,我退伍回到家乡,在县城和姐夫合伙开了个小饭馆,后来曾和赵羽辰见过一次面,鉴于当年的“战友”关系,我们两人在一起吃了一餐饭。
![]()
那时,我才知道,他被部队除名回到老家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到了一家单位工作,但他干了不到一年,就嫌弃单位管束太严,觉得无趣,就离职了,他已经在社会上东游西逛快一年了。
那次饭局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赵羽辰。
再次听到他的消息,是在1998年的11月,那是一个令我无比震惊的事件,他在浙江宁波,被执行死刑了。
原来,他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刑满释放人员,擅长撬保险箱,当他知道对方有这样的“绝技”之后,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发财的捷径。
于是,他和那人跑到经济发达的浙江疯狂作案,选择撬门入室的方式,专挑保险柜下手,在短短的数年里,他们的足迹先后到过浙江的义乌、金华、杭州、慈溪、余姚、嘉兴、宁波等地,后被宁波警方抓获。
面对审讯,赵羽辰如此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他和同案犯两人撬盗保险箱共计二十多起,盗取现金和金银首饰,价值超过了八十万元。
最终,他因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危害特别严重,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在一审时被判处死刑。后来他的父母给他聘请了律师,也未能扭转局势,最终被执行死刑。而当时,他才26岁。
战友赵羽辰的结局,让人唏嘘。
![]()
由此,我想到了作家柳青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而战友赵羽辰后来所犯的错误,却永远失去了悔过自新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