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山西省娄烦县西南米峪镇,抗战时期属静乐、交城、方山三县交界处,是连接晋中与晋北南北通道上的重要村镇。1940年6月,八路军在这里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关键而又经典的歼灭战。
运筹帷幄对强敌
1940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贺龙、关向应率领八路军第120师主力从冀中返回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巩固并加强这一华北重要的战略支点。
为摧毁晋西北根据地,打通进攻陕北延安的通道,日军华北方面军于1940年6月调集重兵,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扫荡”。日军采取分进合击、孤军深入的战术,多路向根据地中心区进攻。
驻静乐日军精锐华北派遣军第1军独立混成9旅团村上大队约700余人,由静乐县城出发,向南进犯,企图消灭在该地区活动的八路军和游击队。这股日军装备精良,气焰嚣张,但因孤军深入,相对孤立。
6月中旬,日军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扫荡”扑空后,于16日窜往米峪镇,准备撤回静乐。
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准确判断敌情,决心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中一路日军。他们命令第358旅旅长张宗逊统一指挥该旅第716团、第4团以及独立第2支队等部队,以战备行军分两个纵队向米峪、罗家岔同时前进,或遭遇或回击消灭该敌。
![]()
狭路相逢快者胜
6月17日凌晨,日军村上大队从米峪镇出发,继续向预定方向“扫荡”。
与此同时,八路军第716团(团长黄新廷)和第4团(团长唐金龙)等部正按计划向米峪镇开进。
上午9时许,双方在米峪镇以东的曹家掌、国练村附近不期而遇,随即发生激烈交火。
张宗逊旅长果断命令部队迅速抢占周围制高点,对日军形成包围态势。第716团占领曹家掌附近高地,第4团和独立第2支队则迂回至米峪镇北山,切断了日军退路。
日军遭突然打击后,企图抢占有利地形固守待援,但被八路军迅速压缩、分割包围在国练村、曹家掌等几个狭小区域内。
![]()
关门痛打落水狗
被围日军凭借其火力和武士道精神,负隅顽抗,固守在村庄院落和窑洞中,战斗异常激烈。
八路军发挥近战、夜战优势,逐屋逐院与敌争夺。战士们英勇冲锋,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至17日黄昏,八路军已歼灭大部日军,剩余约百余残敌被压缩包围在国练村的一个大山头上,依托坚固窑洞和工事死守。
18日, 358旅集中力量对逃至国练山附近被围困之敌发起攻击。但因日军火力凶猛,据点坚固,攻击未能迅速奏效。同时,八路军侦悉有多路日军正向米峪镇方向增援。
为赶在日军援兵到达前结束战斗,18日夜间,八路军调整部署,对残余日军发起最后总攻。
战士们采用火攻、爆破和政治喊话等方式,对龟缩在窑洞内的残敌发起攻击。最终,除极少数日军趁乱逃脱外,其余被全部歼灭。
19日拂晓,战斗基本结束。八路军在获悉日军援军已近的情况下,迅速打扫战场,转移伤员和缴获物资,主动撤离战场。日军援军赶到时,只找到大量日军尸体,扑了个空。
![]()
战果累累
米峪镇歼灭战,八路军共毙伤日军700余人,包括其中队长村上先生在内几乎全军覆没,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军马及其他军用物资。
米峪镇战斗是八路军在晋西北反“扫荡”中一次干净利落的歼灭战,展示了八路军主力部队高超的战术水平和强大的战斗力。
此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挫败了其一路“扫荡”部队,为最终粉碎日军1940年夏季对晋西北的大“扫荡”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场歼灭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晋西北抗日军民的信心,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米峪镇战斗体现了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的军事原则,成为八路军敌后作战的一个成功范例。
![]()
结语
米峪镇战斗是八路军120师在1940年夏季反“扫荡”中的一次决定性胜利。它是一次基于准确情报和果断决策的预伏围歼战。通过此战,八路军有效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保卫了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