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不是山,而是一个村,为了阻击蒋军援锦兵团,东北野战军四纵等部队坚守六天六夜,毙伤俘敌军六千六百余人,那个号称“赵子龙师”的独立第九十五师,更是被消灭得只剩下一个团。
在部分时间负责指挥的敌军长后来在天津被俘,他写的《塔山战役的回忆》,刊发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二辑,其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老头子指着地图说:‘塔山如此靠近,敌人怎能够这么快就做了这样多的坚固工事及障碍物来呢?阙军长驻在葫芦岛,早就应该发现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进行阻挠破坏呢?’老头子越说越有气,就指着阙汉骞,要枪毙他。还骂他说:‘你不是黄埔学生,是蝗虫,是蝗虫!’我从来未见过他这样骂人,也很少见到他这样发怒,吓得大家立正不敢动,也不敢出声。(本文黑体字,除特别注明外,均出自林伟俦回忆)”
这个敌军军长就是时任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官兼六十二军中将军长林伟俦,这个黄埔四期生居然还跟东北野战军一号首长住过同一间宿舍,这次战场相见,双方都没有留手,因为塔山村落在谁的手里,直接关系到锦州之战的成败。
![]()
林伟俦比较“聪明”,塔山久攻不下,老蒋亲自到葫芦岛指挥,他并没有赶去挨骂:“侯镜如和罗奇指定我负责前线指挥,我便派军参谋长谢义回去见蒋听候指示。”
谢义回来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汇报,让林伟俦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在回忆文章中,他总结出了蒋军拿不下塔山阵地的三个主要原因——这三个主要原因是从蒋军那方面找的,解放军如何英勇顽强智勇双全,他并不十分了解,只知道自己被揍得挺惨。
林伟俦先从天气方面找原因:“第六十二军、第六十七师从塘沽运到,因中途遇风,官兵晕船、呕吐不止,身体精神尚未恢复。”
晕头转向的敌军下了船,个个两股战战,第二天就投入塔山攻坚战,战斗力自然要大幅削弱——晕过船的人都知道,没个两三天都缓不过来,这些增援蒋军头天下午到,第二天拂晓就参战,能拿起枪就不错了。
打仗是个体力活,不要说过去的枪械后坐力极大,就是随身携带的一个基数弹药,那也够晕船者喝一壶的了。
![]()
当然,天气原因还不是主要的,蒋军过不了塔山,除了“天灾”还有“人祸”,最大的“祸头”是老蒋,塔山前线的第一“祸头”则是被称为“罗千岁”的战地视察组第四组中将组长罗奇,在林伟俦等人眼里,他就跟明朝的“监军太监”差不多。
罗奇,黄埔一期生,曾任独立第九十五师师长、第三十七军军长、军政部第十军官总队总队长,独立第九十五师算是他的嫡系部队,为了跟林伟俦、阙汉骞抢功,他让仓促赶来、尚未熟悉地形的独立第九十五师打主攻,但是采用的却是早已过时的战术:“采取该师老一套的‘波浪式’冲击办法,以一团分成三波,一个营兵力为一波,一营伤亡了,二营接上冲击,二营伤亡了,三营接上冲击,并且另用一团兵力施行侧击。当部队冒着烟火冲击到塔山敌阵地前缘时,受到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塔山英雄团的坚强打击,在严密火网的封锁下,国民党军营长以下数百人被歼横尸河滩,千余人带伤逃回。”
林伟俦和阙汉骞早就看罗奇不顺眼,也就乐得在一旁看热闹:九十五师攻击正面,第六十二军攻击塔山左翼高地,第五十四军向塔山右翼铁路攻击,这两个军的“反复冲锋”,就是碰硬就回,然后再远远地重整旗鼓再次向前,如此循环往复游走在阻击火力的边缘,也避免了被蒋家空军炸死。
![]()
为了拿下塔山,老蒋也真下了血本,甚至还出动了轰炸机,搞笑的是这些轰炸机每架只能带一枚重磅炸弹,而且不敢低飞俯冲轰炸,远远地、高高地丢下炸弹就算完成任务:先来的两架轰炸机各丢下一枚五百磅炸弹,一枚落在塔山村后高地斜坡,另一枚落到塔山河滩西岸国民党军阵地附近,一下子就炸死连长以下数十人,气得蒋军跳着脚大骂;后来又有两架轰炸机赶来,炸弹也不知投到什么地方去了。
遇风晕船是天灾,罗奇贪功、“友军”观望是人祸,晕船的影响可以消除,而罗奇自恃“钦差大臣”而不把侯镜如、林伟俦等人放在眼里,直接越权指挥作战和休战,也成了蒋军过不去塔山的重要因素——罗奇眼看自己的家底九十五师损失惨重,依然不想把“头功”让给林伟俦阙汉骞,居然下令停止攻击休整一天。
范汉杰在锦州望穿秋水,罗奇却用一整天时间整理自己嫡系队伍并大发赏金,决不允许林伟俦、阙汉骞继续进攻,这可就坏透了:第九十五师被打得只够编一个团,已经无力再战,罗奇也不想让林、阙那么容易得手,所以就给解放军“争取”了一天时间加固工事。
骄狂的罗奇尚且拿不下塔山,憋气又窝火的林伟俦和阙汉骞当然也拿不下来,于是就有了开头老头子(老蒋)大骂阙汉骞那一幕,如果林伟俦也去开会,肯定会被骂的更惨:你是不是因为对面有你的同宿舍同学,就消极避战?
![]()
林伟俦当然没有消极避战,我们细看史料就会发现,黄埔四期那一间宿舍里,至少有四个同学在东北对峙。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别说是同宿舍同学,就是父子兄弟,也是下手不留情,林伟俦认为自己没能拿下塔山阵地还有第三个原因:“大家都说塔山解放军阵地堡垒星罗棋布,以及铁丝网鹿砦纵深达十余公尺,是攻击前进的极大障碍。还说陆海空军的炸弹和炮弹没有摧毁解放军阵地工事及障碍物,各兵种得不到协同,在战斗中见不到飞机影子等等,但都不敢涉及士无斗志这个主要失败因素。”
前面那些理由都是借口,林伟俦认为他们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四个字:“士无斗志。”
老蒋的部队派系林立,当官的想抢功,士兵却不想丢命,尽管老蒋指着他学生的鼻子叱骂,奈何下面都是一肚子怨气,再加上侯镜如根本就不想过塔山,所以不管罗奇如何跳得欢,都跳不过塔山的战壕。
![]()
林伟俦不知道的是,卫立煌曾经对侯镜如“面授机宜”,这件事侯镜如写进了《第十七兵团援锦失败经过》:“我将阙汉骞指挥攻击塔山受挫及十一日我召集军师长会议决定的作战方案向卫立煌汇报。当时,卫仍主张廖兵团回去固守沈阳,以待国际局势的变化。所以,卫低声对我说:‘你这个兵团解锦州之围,并率部与廖兵团会师是不容易办到的。’卫再三嘱咐我要慎重。”
侯镜如跟卫立煌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也不想越过塔山去锦州:“按我们目前的情况,对塔山、锦州是不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出不来,如果不打进去还可以多维持几天。”
卫立煌不想援锦,侯镜如也不想援锦,而这些情况林伟俦是不知道的,如果林伟俦知道两位司令官有这样的想法,他连辅助都不会打,而是只看着罗奇唱独角戏:既然塔山过不得,锦州去不得,我们何苦把自己的部队填进去?
![]()
林伟俦总结出的将军失败三原因,当然极不全面,因为他根本就不了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以及牺牲精神,那得等他进了战犯管理所经过十多年学习之后才能领会。
林伟俦当年只总结出了三点原因,读者诸君细看相关史料,可能会总结出更多:在您看来,塔山之战蒋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为何拿不下几乎无险可守的塔山防线?如果您坐在老蒋的位子上,战后追究责任,应该先拿谁开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