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近期将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的消息引发行业热议;随即,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提出2030年目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随着三大运营商及中国星网、垣信卫星等核心企业加快布局,低轨星座组网、终端研发等动作频频,正持续拉动上游载荷组件、中游芯片模组、下游终端设备需求放量。通过近期对北京、广州、上海等多地调研,泰伯智库研究认为,当前卫星互联网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全链条配套供应商也有望迎来从政策红利到商业落地的发展契机。
01
核心观点
· 未来几年内,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预计将实现全球化普及,并成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技术革新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卫星技术的持续迭代与进步,以及5G NTN(非地面网络)架构的深入发展和规模化应用。随着商用实践的不断成熟,预计到2027年,全球卫星通信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09亿美元,这不仅预示着该领域的强劲增长潜力,也代表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 卫星互联网配套市场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30年,全球低轨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数百亿美元大关;地面终端需求随用户增长攀升,至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地面终端市场规模预计超过数十亿美元;数据处理领域,PB级数据催生云计算、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需求,网络安全与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同步提速,形成“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全链条机遇。
· 星地融合通信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不仅源于其在解决无缝覆盖、随时随地接入、万物智联等核心需求方面的卓越能力,更在于其在个人移动通信、交通运输、航空航海、电信、物联网、航天、应急救灾等多元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星地融合通信技术持续创新与发展,为构建全球一体化、稳定高效的通信基础设施,实现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纵深发展贡献力量。
02
行动建议
· 深化手机直连卫星应用场景差异化布局。对各应用领域(如偏远地区、商业与工业、政府与军事、新兴领域)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手机直连卫星在应急通信、航海航空、偏远地区民生服务等场景的需求,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构建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积极探索与智慧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定制化的手机直连卫星应用解决方案。
· 强化终端配套产业链协同合作。与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含终端设备)、应用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卫星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终端小型化、低成本化、智能化需求,创新终端服务模式和应用场景,拓宽终端配套服务边界。
· 重点关注具有创新力兼竞争力的投资机会。关注以下细分领域:星座设计与部署、卫星制造与集成、地面段建设、相控阵天线技术、网络优化与管理;关注在卫星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服务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的企业,具体包括:专用数据服务平台、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以及关注在天地融合技术、端到端服务提供商、新型发射系统、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两个方向等多个方向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 本文中内容与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泰伯智库近日发布的《2024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研究全景报告》
获取完整报告请登录泰伯智库官网或泰伯APP客户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