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以上观点整理自刘晓光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08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1266字
阅读时间:4分钟
一、经济下行与财政发力的必要性
在现实层面,对于地方债、专项债还是国债的需要,都是非常明确。上半年经济在外部压力下保持平稳且略超预期,但三季度起下行压力全面加大,8、9月数据恐持续走弱,因此当前形势迫切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已成为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
无论理论如何推演,现实已给出清晰答案,当下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财政空间,只要挤一挤仍然存在。既有专家认为余地充足,也有专家强调空间宝贵、须精准使用。就当前形势而言,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地方债的必要性。
二、以小而美项目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率
建议把视野拉长至“十五五”期间,谋划布局海量“小而美”民生项目。传统的高速、铁路等大基建在人流稀疏地区已显饱和,纯算经济账效率递减,但城乡民生领域仍蕴藏巨大投资潜力。停车场、街区慢行、亲水空间、口袋公园、老旧市场改造等“小而美”项目,直接回应出行、消费、休闲痛点,每个城市都可梳理出百项以上,资金规模适中、工期短、就业带动力强,且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即可快速启动。将债券资金重点投向这类民生短板,既能提升当期获得感,又避免重资产项目收益错配,可为跨周期扩张留下安全余量。
因此,在国内系统可推进小而美民生工程。借鉴“一带一路”海外经验,把投资少、见效快的民生微项目作为扩债重点。城市设计过去以保生存为先,而面向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目标,仅剩十年窗口,必须转向优生活。以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审视现有城市环境与公共服务,不超越阶段,也不留缺口,每个城市均可梳理出百余项微改造、微更新项目,例如口袋公园、林荫步道、立体停车、社区食堂、适老电梯、亲水空间等。海量小项目汇成总清单,即可形成规模可观、分布广泛、群众可感的一揽子投资计划,为扩大政府债务提供高效、低风险、跨周期的落地载体。
它的益处有以下三点,一是项目契合未来五到十年城市发展和美丽乡村发展的需要,无论采用何种测算方式,投资效益均可得到保障。二是它填补了我国目前投资和消费的缺口,尤其民生工程能够促进消费和提高生活体验,进而带动消费,实现投资与消费互促。三是小而美的项目以人为核心,资金用于改善宜居环境,是“投资于人”在硬件层面的具体抓手。因此,建议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大背景下,立即组织各城市梳理上报未来五年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小而美项目清单,初步匡算已可显示资金总需求规模十分可观。
在实际运行时可双向并行:政府牵头制定标准并开放入口,公众通过“民生项目木板”线上提交身边痛点,如缺停车场、臭水沟待整治等,经快速审核即纳入储备库,形成群众认可、投向精准的清单,确保宝贵财政空间高效利用、资金零浪费,利用宝贵的财政政策空间就可以发挥非常好的效能。
无论新基建还是传统基建,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昔日高大上的宏大工程已难独撑全局,精炼时代呼唤海量小项目填隙补白,才能彻底释放效能。不少大基建“最后一公里”缺口未合,也影响了其效率的发挥。
文章仅作为学术交流,不代表CMF立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