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毛子晋有一孙,性嗜茗饮,购得洞庭碧螺春茶、虞山玉蟹泉水,独患无美薪,因顾《四唐人集》板而叹曰:“以此作薪煮茶,其味当倍佳也”。遂按日劈烧之。
——清·郑德懋《汲古阁刻板存亡考》
毛子晋,即明代的大藏书家毛晋,子晋是他的字,江苏常熟人。毛氏特别爱好书籍,见到好的版本常常以页论价。如有宋代的善本书,他会以每页两百元的高价来收购;如果是旧抄本,也肯出四十元一页。因此,“湖州书舶云集于七星桥毛氏之门矣”。
当时那一带有谚语称: “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与毛氏。” 就这样,他前后收集了八万四千册书籍,并造了汲古阁和目耕楼用于收藏。当时,毛家印书作坊中的印书匠有二十多人,毛氏雕版刻印的《十三经》、《十七史》等重要古籍一直为后世学者所珍重。
他有五个儿子、二十个孙子、二十三个曾孙。毛氏身后,那么多的孙子,略为有成就的也仅有个毛绥万(字嘉年,号破崖),他继承家学,好吟咏,著有《破崖居士诗稿》。而那个“焚书煮茶”的孙子却不知是二十个中的哪一位,嗜癖如此,接近变态,纵然是“茶神”再世,亦相形见绌。
![]()
古人有“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我们常可以看到在毛氏的藏书中盖有一方方“毛氏图史子孙永保之”、“毛氏藏书子孙永宝”的印章。可叹他一生节衣缩食,为藏书、刊书呕心沥血,生怕被盗、被焚、被水淹,但万万没想到会跑出来一个“焚书煮茶”的孙子。九泉之下,毛子晋怎得安宁?
本文来源:节选自《茶事百味》,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