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之后解放军彻底不装了,长春航展上居然展示出一款钛合金迫击炮,这是要亮瞎我的“钛合金狗眼”吗?一直都听说钛合金要么是航空航天材料,要么造高端医疗器材,用来造迫击炮是不是也太大材小用了?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PBP201超轻钛合金迫击炮。
简单可靠
你以为解放军是凡尔赛有点太过分了,在无人机满天飞的时代,已经没有啥犄角旮旯是解放军够不着的了。
甚至要实现战场火力覆盖,根本都轮不上射程较短的迫击炮,用钛合金造迫击炮多半恐怕只是个噱头。
![]()
但其实打造这么一门奢华的60毫米口径小炮,恰恰具有意想不到的作战效果和打击效能。
尽管无人机无疑已经是现代战场的明星担当,它们既能悬停侦察,又能攻顶投弹,似乎无所不能。但资深老兵会告诉你,永远不要指望一种武器包打天下。
无人机其实也有致命软肋,除了各种反无人机的弹炮系统和激光武器,无人机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也可能遭遇电磁天敌瞬间变成无头苍蝇,甚至被直接接管,或者在微波武器的覆盖下根本无法靠近目标。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你以为全球能有几个国家军队会像我军一样,拥有成体系的反无人机作战能力。这话倒是不假,但是即便敌方没有任何反无人机的能力,无人机也不是百分百可靠。狂风、暴雨和浓雾等极端天气,都会极大的限制无人机的出动和打击效能。
![]()
并且高端无人机成本高昂,低端无人机哪怕是消耗品,也比迫击炮炮弹价格高不少,更何况无人机还是要执行敌后渗透,远程巡逻等任务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针对任何大小目标都用自杀式无人机也太浪费了。
而迫击炮,这门最早诞生于一战的“老古董”,却拥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优势。它结构简单极致可靠,几乎不受任何电子战的影响,只要还有炮弹和炮手,就能开火。
同时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只要前线指挥官一声令下,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从架设到瞄准乃至首发出膛。简直就是班排长手里的炮兵,是步兵随时可用的贴身火力支援。
并且相比于采用无人机攻击,还受限于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采用迫击炮攻击几公里内敌人时可以做到分秒必争。
![]()
无缝协同
它甚至能在步兵队列中实现无缝协同,对视线外的山头反斜面,以及楼宇死角进行瞬间连续的曲射火力覆盖,这也是直射火力和无人机无法做到的。
不过这些一般的迫击炮似乎也能实现,为何解放军一定要用钛合金,升级如此高逼格的迫击炮呢?
答案其实就是一个字,轻!根据航展现场的介绍,这款迫击炮虽然也是由炮身、炮架和座钣组成的最基础迫击炮构型,但是一拎起所有部件都是连接的。
没错就是直接整体拎起来,而且不光是训练有素的解放军战士可以轻松提起,就连一个女生都能拎着跑。这款PBP201迫击炮的战斗全重仅有8.5公斤。这是什么概念呢?
![]()
美军现役最轻的M224A1迫击炮也有16公斤,几乎是PBP201的两倍,而解放军上一代PP93式迫击炮也有22.4公斤,想要做到单人携行非常困难。
因此PBP201虽然用料奢华,但是炮身、脚架和座钣都大量采用航空航天级的钛合金,强度与钢材相当,密度却仅为钢的60%,并且拥有极强的耐腐蚀性。
提把等部件还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减重的同时更加保证了强度。使得一个普通士兵可以毫不费力地单手提着这门炮,在作战行动中进行长距离的携行。
这样极致的轻量化,带来的可不止是简单的省力,而是战术的革命。它让空降兵、特种部队和山地步兵等轻装快速反应部队,可以拥有一款能不依赖后方援助,并且全程伴随即时召唤的曲射支援火力。
![]()
士兵们也需要在带更多弹药和带一门重炮之间做痛苦的抉择,它让火力永远跟得上步兵的脚步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智能加持
不过如果这款迫击炮只是轻,那PBP201顶多只能算是个“奢侈品”,真正让它成为战场利器的,还是它那颗智能的大脑。它不同于以往的轻型迫击炮,炮管都是光秃秃的,射击方位和射击诸元全靠另外计算。
它在炮身上配置了一套高度集成的数字化火控系统,包括精准获取目标距离的激光测距仪和辅助发射的弹道计算机,其中内置了各种气象、药温以及射表参数,输入目标信息后,便能秒算角度、方向等射击诸元。
![]()
不过这还没完,它还能够依靠北斗和GPS定位的导航系统,实时获取自身坐标和高程,为精确间接瞄准提供基准。加上新型的光学全息瞄准镜,能够直观显示射击参数,大幅简化了操作流程。
在传统迫击炮射击流程,还是观察员报目标,炮手查射表,然后手动调整角度和方向,并最终经历试射和修正,才能达到有效力。并且一套流程下来,几分钟都过去了,战机可能早已贻误的情况下。
![]()
PBP201的观察员依靠激光测一键输入目标位置,火控系统自动解算并装定诸元后,炮手就能实现首发命中。从发现到打击,时间缩短到不仅1分钟以内,而且命中率极高。
甚至这不仅是快,还是从传统迫击炮面覆盖到点清除的质变, 它让一门60毫米小口径迫击炮,打出了近乎精确制导武器的效能,甚至配合智能化的弹药能够做到指哪打哪。
弹药革命
当然,有了智能的大脑,PBP201还需要聪明的拳头。PBP201的弹药家族同样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升级。
不仅有多功能的电子引信炮弹,让炮手可以在触发爆炸和空爆的模式间随意切换。比如对付壕沟内的步兵,就用空爆在头顶横扫,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就用触发起爆直接摧毁。
![]()
当然更有卫星制导炮弹,是全球最小口径的卫星制导炮弹,使用北斗卫星导航,末端精度可达1至2米。这也就意味着,甚至可以用一门这样的60迫击炮,在5公里外,精准地把炮弹“扔”进敌方指挥所的窗户里!成本要远低于呼叫一枚导弹或着用战机投掷精确制导炸弹。
如果觉得这样的成本可能会有点高,我们还有更经济的方案,就是在普通的迫击炮弹上加装PGK精确制导组件,它就像一个智能“帽子”拧在普通炮弹头上,便能通过北斗导航和微型鸭翼进行弹道修正,将普通炮弹的精度提升到5米级别,实现廉价炮弹、精确打击的效果。
那么结合PBP201使用增程炮弹5公里的射程,就意味着一个装备了PBP201的步兵班,在理论上具备了5公里内指哪打哪的超强火力,甚至首发即可精准摧毁敌方机的枪巢、狙击手,乃至指挥点和轻型车辆等高价值点目标。
![]()
并且成本极低,可持续作战能力也极强,可以说它是将班排级分队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PBP201超轻型钛合金迫击炮的存在,绝非简单的凡尔赛炫技,它是解放军在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装备就怎么造的思想下,产生的极致产物。它用顶尖的材料科技和信息技术,将一款经典武器重塑为信息化智能化的战场利器,敢问全球还有哪个国家能有这样的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