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你快绝经了,娶你是养老?”36岁女子相亲被羞辱,戳破婚恋真相

0
分享至

36岁女子相亲被说“你都快绝经了,娶你是给你养老吗?”像块石头扔进湖里,涟漪一圈圈扩散,戳破婚恋真相,炸出了整个社会对女性价值的集体焦虑。



有人怒骂男方无礼没脑子,把女人当什么了?下崽的机器?

也有人平静地说:“结婚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不能生,风险大,人家慎重考虑有错吗?”

这事儿吵翻了天。



评论区成了战场——有人说:“娶媳妇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生育子嗣,如果女人生不了娃,或者生起来风险高,换谁不得掂量掂量?”

很快这话就被人顶回去:“女人确实不是专门用来生孩子的,可现实是,你不生,婚姻就容易出问题,家庭就不完整。”

还有人感慨:“二十八岁的女人和三十八岁的女人,几乎是天壤之别。生三个孩子的事儿,前者风险小,后者生俩都悬。性格、心态、体力……哪一样扛得住岁月?四十岁还不能生,金山银山又怎样?除非男人不要孩子。”



更激烈的来了:“女性生育是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从女孩到母亲的神圣蜕变!说男人只把女人当工具的人,根本不理解生命的伟大。”

甚至有人搬出老理儿:“女子无财便是德。你看历史上多少才女婚姻不幸?现在高知男女,高不成低不就,都是自己选的路。”

还有人忧国忧民:“国家都在鼓励多生,女性要是普遍拒绝生育,中华民族还有未来吗?女性价值60%体现在生育上,这话难听但真实。”



吵来吵去,核心就一个问题:一个女人的价值,究竟该不该、能不能、应不应该,和她的生育能力绑在一起?

说实话,35岁以后生育风险上升,是医学事实。谁也不能睁眼说瞎话。一个男人想结婚生子,优先考虑成功率,我能理解。

可理解,不代表接受那种居高临下的羞辱。

“你快绝经了”——这不是在讨论生育,这是在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存在。

我认识个朋友,37岁,博士,高校副教授。



相亲时对方听说她这个年纪,直接问:“你确定还能自然怀孕?”她当场愣住,后来跟我说:“那一刻,我觉得我十年寒窗,比不上一个卵巢。”

这话扎心吗?太扎了。可更扎的是,她父母劝她:“人家说得也没错,你这年纪,别太挑。”

你看,最狠的不是陌生人的一句话,而是最亲的人,也在默认这种羞辱是“正常”的。

生育重要吗?重要。孩子是家庭的指望,也是社会的未来。可问题是——这副担子,怎么全压在女人身上?

为什么一个35岁事业有成的女人想结婚,会被反复问“还能不能生”?而一个45岁离过三次婚的男人,照样能打着“成熟稳重”的旗号征婚?



为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早成笑话,可“女子无育便无用”还在暗流涌动?

生育是两个人的事,怎么到了现实里,就成了女人的“天职”和“本分”?

我们当然可以提倡婚育。但不能用“你不生就是不负责任”来绑架任何人。

真正的责任,是共同承担,而不是单方面牺牲。

很多大龄女性未婚是因为忙学业忙事业,可事业学业和婚育难道只能二选一?

当然不是。你看看郭晶晶,奥运冠军,人家在忙事业时爱情没落下,嫁入豪门,可她从没活成“阔太”。



她带孩子,做公益,也从没放弃自我。她不是“霍启刚太太”,她是郭晶晶。她的价值,从不需要靠生几个孩子来证明。

董明珠,格力掌门人,铁娘子,事业做到顶峰。

她也坦言,早年忙工作,错过了儿子成长。可她没否定自己的选择。她说:“女人可以拼事业,也可以爱家人,关键是你怎么平衡。”

我们身边也有无数普通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比如我楼下超市的王姐,33岁才结婚,现在一边开店一边带娃,累是累,可她说:“我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事业和家庭,哪有那么非黑即白。真要较劲,谁都能找到平衡的缝儿钻过去,就看有没有人愿意跟你一起挤。

年轻时拼命读书、闯荡职场,没问题。但你也得知道——生育是有窗口期的。这不是恐吓,是事实。就像你会为买房存钱,为养老投资,也该为人生不同阶段做点打算。

你可以先立业后成家,也可以边奋斗边成家,甚至选择丁克。每条路都行,但每条路都有代价。

重要的是——别等到35岁才突然醒悟:“我好像错过了什么。”



别用“剩”字去定义一个还在认真生活的人。

年龄不是瑕疵,是她走过的路。大龄未婚女性要的,从来不是同情,而是一份平等的尊重。

我们倡导婚育,但不该把幸福窄化成一张结婚证。

真正的成熟,是允许别人按自己的节奏活着。

这世道对大龄未婚的女人不太温柔。



可我还是信,总有人能看穿那些“你年纪大了”的废话,看见你这个人,而不是你子宫的功能。

哪怕慢一点,也别将就。祝愿未婚的姐妹早日找到幸福。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会:四川三人20+大胜湖北63分 胡金秋25+6周琦替补24+18

全运会:四川三人20+大胜湖北63分 胡金秋25+6周琦替补24+18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4 17:26:53
这位西班牙国王登基十多年来首访中国,为何“意义重大”?

这位西班牙国王登基十多年来首访中国,为何“意义重大”?

上观新闻
2025-11-04 16:39:05
太难了!安徽宣酒全员降薪10%,声称“因受当前经济的严重影响”

太难了!安徽宣酒全员降薪10%,声称“因受当前经济的严重影响”

火山诗话
2025-11-04 17:03:32
大连80岁老人三年花费40万元,买了近万件!一个直播间里最多一天花4万多元,没拆的快递纸箱堆满家中仓库

大连80岁老人三年花费40万元,买了近万件!一个直播间里最多一天花4万多元,没拆的快递纸箱堆满家中仓库

大风新闻
2025-11-04 12:35:04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澎湃新闻
2025-11-04 11:32:28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当了4年“都市候鸟” 95后自贡女孩回应每周“打高铁”到成都上班:月通勤费1600元

当了4年“都市候鸟” 95后自贡女孩回应每周“打高铁”到成都上班:月通勤费1600元

封面新闻
2025-11-04 17:41:22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心寒!打拐英雄救3名婴儿后被关3小时,上厕所都不准?警方通报来了

心寒!打拐英雄救3名婴儿后被关3小时,上厕所都不准?警方通报来了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23:08:00
到了到了!官方确认:已抵达浙江!

到了到了!官方确认:已抵达浙江!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4 17:29:52
一个沈伯洋摁下去,一大群沈伯洋冒出来?都得挨收拾,一个不会少

一个沈伯洋摁下去,一大群沈伯洋冒出来?都得挨收拾,一个不会少

飞花逐月大帝
2025-11-04 10:30:59
赵鸿刚回应被KO后伤情,每天吃止痛药才能睡着,鸽武缘发声将出战

赵鸿刚回应被KO后伤情,每天吃止痛药才能睡着,鸽武缘发声将出战

小海娱计
2025-11-04 16:18:23
应当高兴,“传统武术”的底裤终于掉了

应当高兴,“传统武术”的底裤终于掉了

军武数据库
2025-11-03 12:47:19
颠覆认知!地壳中仅28克,美国如何用这种最稀有元素杀癌?

颠覆认知!地壳中仅28克,美国如何用这种最稀有元素杀癌?

趣味探索
2025-11-02 23:32:59
中产破防!一年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竟成最大“雷区”

中产破防!一年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竟成最大“雷区”

青眼财经
2025-11-03 18:49:39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来了!连休9天,腊月二十八和除夕均放假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来了!连休9天,腊月二十八和除夕均放假

红星新闻
2025-11-04 17:11:09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皮皮电影
2025-11-04 10:02:20
秦雯“袭警录音门”发酵升级!她是三八红旗手,网传配偶比较厉害

秦雯“袭警录音门”发酵升级!她是三八红旗手,网传配偶比较厉害

火山诗话
2025-11-04 06:13:25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3 20:38:11
2025-11-04 19:28:49
君好伴读 incentive-icons
君好伴读
分享有趣的人和事
741文章数 4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数码
游戏

教育要闻

L1寒·春︱情绪管理、接纳自我、理解他人...6-7岁孩子需要学的这里都有

冬天穿灰色,这8种搭配方式很高级!

旅游要闻

陕西山阳县天竺山“引客” 僧道关村“变身”

数码要闻

600多元起,这些热门AMD主板千万别错过

国行PS5 Pro百亿补贴!无需领券 比官方还便宜200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