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缘教育:头像绘制入门,抓准头骨结构与比例,告别五官错位
很多新手画头像时,常出现 “脸型歪扭、五官乱飞” 的问题:平视时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线,俯视时下巴比例失衡,究其根本,是忽略了 “头骨是头像的骨架”。头骨结构决定脸型轮廓,“三庭五眼” 规律规范五官位置,而不同角度的透视变化则影响整体协调性 —— 掌握这三点,才能迈过头像绘制的第一道坎,画出比例精准、自然立体的人物头像。
![]()
头骨结构是头像的 “隐形框架”,决定脸型的基础形态。绘制前需在脑海中建立 “头骨简化模型”:头骨类似一个 “圆球体 + 长方体” 的组合,圆球体对应颅顶(从发际线到后脑勺的区域),长方体对应面部(从发际线到下巴的区域)。比如画正面头像,颅顶的圆球体宽度应与面部长方体宽度基本一致,避免出现 “头尖脸宽” 或 “头宽脸窄” 的失衡感;侧面头像中,颅顶圆球体的弧度要自然,面部长方体的厚度需适中(约为颅顶宽度的 1/3),才能避免 “侧脸扁平如纸”。忽略头骨结构直接画五官,就像 “无骨撑衣”,再精致的五官也会因脸型扭曲失去真实感。
“三庭五眼” 是正面头像的 “比例标尺”,精准定位五官位置。“三庭” 指从发际线到眉弓、眉弓到鼻底、鼻底到下巴,这三段距离相等,且每段高度约占面部总高度的 1/3;“五眼” 指面部宽度(两耳之间)可平均分为五等份,每等份宽度等于一只眼睛的长度,两眼之间距离为一等份,眼睛外侧到耳际距离也各为一等份。比如绘制正面人物,若眼睛位置高于眉弓线,会导致 “中庭过短”;若两眼间距大于一只眼的宽度,会显得 “五官松散”。借助 “三庭五眼” 画辅助线,能快速校准五官位置,避免出现 “眼睛高低不一”“鼻子过长或过短” 的问题,让正面头像比例更协调。
![]()
不同角度下的透视变化,是避免头像 “失真” 的关键。平视时,“三庭五眼” 比例基本遵循标准,横线(如眼睛线、鼻底线)保持水平;仰视时,透视会让 “下庭”(鼻底到下巴)拉长,“上庭”(发际线到眉弓)缩短,五官整体向上聚拢 —— 比如下巴线条变宽,眼睛位置上移,鼻孔可见范围变大,此时需缩短上庭长度,加宽下巴比例,避免 “仰视画出平视感”;俯视时,透视则让 “上庭” 拉长,“下庭” 缩短,五官整体向下收缩 —— 比如颅顶面积变大,下巴线条变窄,眼睛位置下移,需拉长上庭、收窄下巴,同时让鼻底线、嘴缝线向下弯曲,模拟 “从上往下看” 的视觉效果。若忽略角度透视,无论平视、仰视还是俯视都用同一套比例,必然导致头像扭曲、缺乏立体感。
头像绘制的核心,是 “先有骨架,再有血肉”。从理解头骨结构到运用 “三庭五眼”,再到掌握角度透视,每一步都是为了让头像拥有 “合理的比例与立体的形态”。当你能熟练把控这些基础要点,后续刻画五官细节、添加光影时,就能避免 “基础错位” 的问题,画出既精准又生动的人物头像 —— 这正是头像绘制从 “入门” 到 “进阶” 的关键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