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工智能(AI)正在全方位改变全球的工作格局,尤其是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这份白皮书基于对全球 900 位 IT 及业务人员的调研,深入分析了 AI 时代 ICT 行业的岗位变化、技能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还详细列出了 50 个受 AI 影响较大的关键 ICT 岗位及所需技能,为企业、高校、政府和求职者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从大趋势来看,现在大多数企业正处于 “AI 转折” 阶段,也就是在业务里找能带来高回报的 AI 应用场景,但要推进到更高阶段,还得增设新岗位、提升员工 AI 素养,甚至搭建 AI 治理架构。不过,全球 ICT 人才缺口特别大,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ICT 岗位需求会新增 3600 万,总量达 9700 万,其中安全和 AI 相关岗位最难招人。这直接导致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受阻,出现产品开发延迟、收入损失等问题。而且,传统教育模式跟不上技术更新速度,高校课程往往要 5 - 7 年才更新一次,可 ICT 领域知识 18 - 24 个月就会迭代,毕业生缺乏企业需要的核心技能,校企合作、政府和企业联手培养人才变得十分迫切。
再看岗位和技能的具体变化,AI 几乎影响了所有 ICT 岗位。比如安全领域,工作人员不再是单纯人工监控,而是用 AI 来检测威胁、自动响应;数据领域工程师要管理 AI 驱动的分析流程,还得确保符合伦理规范;软件工程师则要专注于把 AI 能力融入开发,用 AI 工具辅助编码。未来 18 个月,企业最缺的技能是网络安全、AI 应用开发和云计算开发,对应的岗位需求也很旺盛,像 AI 基础设施工程师、云解决方案架构师、安全威胁漏洞分析师等新兴岗位不断涌现,这些岗位都要求从业者既懂专业技术,又掌握 AI 知识,还要能协调人机协作。
不同地区的情况也有差异。北美、欧洲、亚太等地区的 ICT 人才需求都在增长,但缺口程度和重点领域不同。比如中国到 2030 年预计新增 1000 万 ICT/AI 岗位,即便每年有大量计算机相关毕业生,仍满足不了需求;欧洲毕业生岗位适配度较高,但劳动力流动性不足;非洲则面临实践技能短缺和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各地也在采取不同策略,中国有 “数字中国” 规划,欧洲有 “数字欧洲计划”,北美靠企业主导的培训项目,都是为了填补人才缺口。
在技能培养方面,高校需要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开展实习项目,把 AI、云计算等前沿内容融入教学,同时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企业要从“一次性培训” 转向 “持续学习”,用实践实验室、学习游戏等互动方式培养员工,还要搭建 AI 驱动的技能分析平台,精准识别人才缺口。政府则要出台政策,支持高校开发灵活课程、推广数字证书,帮助个人降低学习门槛,比如建立区域学习中心,让培训能直接对接就业岗位。对于求职者来说,要分阶段提升能力,2025 年先打好 AI/ICT 核心基础,考相关证书、做项目积累经验;2026 - 2027 年争取真实生产环境经验,提升产品思维;2028 - 2030 年向 “AI + 其他领域” 的复合型人才转型,比如 AI 安全、AI 医疗等方向,这样才能在 AI 时代的职场中保持竞争力。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