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务必查阅原著并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卷五(书集)
十、论生死
雷真君说:了解生死规律,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在生存中预知死亡,在死亡中看到生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预知生存中的死亡呢?比如伤寒病,如果七天不出汗,就预示着死亡。那又如何预知死亡中的生机呢?比如中风、中恶、中毒等情况。在看似无救的生存中辨别出生机,在看似有救的死亡中判断出无法挽回,这才是医学的真谛。
伤寒病到了第七天仍然无汗,人们都认为必死无疑,但我却断定他不会死。这并不是因为他无汗就能生存,而是因为伤寒病邪势盛,导致汗液无法排出。如果病人没有烦躁至极的症状,说明肾水尚存,病邪无法将其熬干。虽然目前无汗,但汗液终将排出。七日来复,这是天地自然的规律,岂是虚言。这就是在看似无救的生存中辨别出生机的方法。
中风导致不能说话,中恶导致不能出声,中毒导致昏闷缭乱。虽然病人的气息尚存,似乎还有生机,但如果出现遗尿,则是肾气已绝;如果手撒不开,则是肝气已绝;如果水不能下咽,则是脾胃之气已绝;如果舌根僵硬,则是心气已绝;如果声音如酣睡般低沉,则是肺气已绝。五脏之中如果没有一个还保持生机,那么病人就必死无疑。但如果还有一脏未绝,就还有救治的希望。要观察是哪个脏器衰竭,然后救治那个脏器的气,那么即使看似将死之人,也能挽回生机。然而,在五脏之中,最为关键的是心和肾。救治心肾的药物,莫过于人参和附子。这两味药相合,则能通达全身各经。救治了心肾,其他各脏也就能得到救治了。
即使是将死之人,也必然有痰涎作祟。因此,祛痰化涎的药物也不能轻视。但如果只使用祛痰化涎的药物,而不大量使用人参,那么这些药物反而会加速病人的死亡。即使病人偶尔得以生还,但不久之后仍然会死亡。这就是在看似有救的死亡中判断出无法挽回的方法。
张仲景说:这真是奇妙绝伦的文章。
来源:《石室密录》(清·陈士铎)
翻译:小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