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基民买基金,追成长、赶红利、学AI,总像在追市场尾巴。市场如过山车,追涨杀跌者常“原地踏步”,学得慢的被教育,快的也可能踩坑。就说长江电力,有人当“债券股”,可过去三年股息加净利增长,年化收益近10%,比纯债强。
![]()
但光看股息率选股不行,没成长撑着,股息高也可能赔本金。
光押成长也危险,预期一崩,持仓就傻眼,像极了吃饭挑食,总难均衡。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像“平衡高手”,挑股有硬指标:分红得多过融资,筛掉圈钱公司。
![]()
格力电器上市分1420亿,融资仅52亿,就是典型。光分红不够,还看质量,盯ROE、现金流、毛利率等,高毛利率意味着产品有壁垒。
选的行业也巧妙,有医药、家电等“稳当派”,也有电子行业里法拉电子这种“又稳又能涨”的。
![]()
看业绩,2019 - 2021年跟成长股起飞,2022年抗跌,2024年至今又创新高,进可攻退可守。
跟踪它的红利质量ETF,费率低至0.15%,省钱又省心。
![]()
A股在变,以前融资多分红少,像零和博弈,2024年融资少分红多,开始分蛋糕了。选股票如选饭馆,该选愿意分红又能赚钱的。
现在哑铃配置虽好,但“红利 + 质量”这条路,或许更适合不想赌极端的普通人。我个人认为,普通基民与其追热点折腾,不如找这种能兼顾的“稳妥派”。
![]()
投资没绝对安全,可平衡配置像给账户上保险,降低单押的风险。市场风格轮动快,与其总想着“all in”赌一把,不如走中间道路,更显智慧。记住,投资就像吃饭,荤素搭配才长久,单一风格容易“营养不良”。
现在不妨多研究这类平衡策略,为自己的投资组合找找“均衡点”,或许能少踩些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