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也是在同年,从六大军区改革为了13大军区。在这些大军区司令员里面,有九位都是开国上将,其中仅有三位是中将。他们分别是兰州军区的张达志,西藏军区的张国华以及新疆军区的王恩茂。
开国少将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了。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才有开国少将担任这一要职。
下面,盘点一下最早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少将都有谁?
第一位就是智诱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曾雍雅
![]()
曾雍雅是江西省于都县人,13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加入了当地的游击队。参加红军后,他作战英勇,在反 “围剿” 战场冲锋。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黄土岭战役诱击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日军侵华以来阵亡最高将领),电影《诱狼》生动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解放战场上,他又转战东北,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随部南下参加了渡江以及湖南的剿匪。新中国成立后,曾雍雅参加了抗美援朝,他也从副军长一路升迁为军长。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在张国华调离后,他出任西藏军区司令员,成为首位担任大军区司令的开国少将。
第二位是解放战争中东野著名“攻坚老虎师”师长龙书金。
龙书金革命生涯的巅峰期正是在东北期间,当时他是6纵17师师长,该部被誉为东野的“攻坚老虎”,的确在东北战场上打出了高光时刻。
龙书金是湖南省茶陵县人,他在西征时,所率领的红五团四连因善于夜战近战,而被誉为是“夜老虎英雄连”。
抗战期间,他率部在山东英勇杀敌,甚至在一场战役中为抢救一名战士而左手负伤,导致左臂终身残疾。
![]()
抗战胜利后龙书金去了东北担任6纵17师师长。在1947年夏季攻势中,他亲率第17师将蒋介石的“五大金刚”之一孙立人指挥的国民党新一军歼灭一个团,打破了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第三次攻打四平的攻坚战中,又是他率第十七师主力浴血奋战13天,活捉了陈明仁之弟陈明信及以下官兵2000多人,第17师从此也有了“攻坚老虎”的威名。
此后,龙书金随部南下,不仅担任了军长一职,并且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1955年,龙书金任中南公安军司令员兼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8年,龙书金接替王恩茂,担任了新疆军区司令员。当时的新疆军区还是大军区。
然而,他在任并没有多久,1971年,他的老领导出了事,当时中央只是把这一事件通知给各军区一把手,要求暂时不能通告全军。结果他管辖的新疆军区出了问题,报纸上刊登了101的照片,这件事据说是他忽略了。事后,龙书金被撤职带回北京审查,这一审查就是好几年。1982年,他给中央写信:"鸡有鸡窝,狗有狗窝,我却没有自己的窝”,不过之后他的待遇有所提升。
第三位就是衡宝战役一战成名的“丁大胆”丁盛
丁盛也的确是一位猛将,17岁那年就参加了红军。在红军时期他担任过团长和政委,抗战时期丁盛担任过晋察冀部队的团政委和旅长等职。
![]()
东北战场上,他是8纵队24师师长。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八纵改称45军,24师改称135师,丁盛仍然担任135师师长。
尽管他只是师级干部,但在衡宝战役中,丁盛率部孤军深入敌阵,善用地形,巧妙布阵,这也让他一战成名。
建国后的丁盛更是继续大显神威,不仅参加了抗美援朝,还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1964年,丁盛调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兵团副司令员,到了1968年春,丁盛调任广州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一年多后任司令员。1973年,八大军区司员令对调中,丁盛和南京的许世友做了对调。然而,在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丁盛遇到了大麻烦。
1976年8月8日晚,丁盛与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等人在上海延安饭店见面。至于这次会面的内容,说法不一,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不得不说,丁盛就是在这次会面后栽了大跟头。丁盛对此一直坚决否认,并不是那次会面,而是否认谈话的内容。往后余生,他也一直在申诉。为此,还找担任过最高检查院检查长的黄火青反应自己的问题,甚至还给尚在人世的徐景贤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结果也是如泥牛入海。
因为这个事不解决,导致丁盛的晚年生活窘迫,幸亏一些曾经的老战友对他提供了帮助,才让他和家人度过了难关。
可惜,丁盛直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带着遗憾去世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