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里,钱币在大家手中频繁往来,不知有没有人好奇过,最早印在纸币上的 “中国人民银行” 这六个字,到底是谁写的呢?这其中的故事,很值得去深挖一番。
![]()
董必武出生于 1886 年,那是中国深陷困境的时期,列强横行霸道,普通百姓生活得异常艰难。即便环境如此恶劣,董必武从小就勤奋读书,对各类经典著作研读甚深,这为他日后投身革命以及钻研书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董必武不辞辛劳,四处奔波,为革命事业冲锋陷阵;新中国成立,步入和平年代后,他也没有丝毫懈怠,依然坚守为百姓谋幸福的使命,在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务管理等诸多重要领域发光发热,先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政法委员会主任、国家副主席等要职,为国家的发展壮大立下了不朽功勋。
![]()
把时间拉回到 1947 年,当时解放战争形势一片大好,发行全国统一货币这件事变得刻不容缓。董必武正担任华北财办主任一职,自然而然地挑起了统筹相关工作的重担。同年 8 月,中央批准了他提出的 “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 的建议;到了 10 月,“中国人民银行” 这个名称得到核准,筹备处也很快成立,由南汉宸负责。紧接着,南汉宸就找到董必武,希望他能为新币票版题写银行名称。一开始,董必武委婉推辞,他觉得像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朱德等同志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更适合担此重任,毕竟过去法定货币上的字多是书法大家所写,就像唐代的 “开元通宝” 出自欧阳询之手,宋代的 “元丰通宝” 是苏轼的墨宝。但当时各位元老分散在各地,彼此联系极为不便,要是等他们来写,肯定会耽误发行货币的进程。南汉宸多次诚恳请求后,董必武最终答应了,还感慨地说:“‘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可不简单,意义重大得很。眼看革命就要胜利了,老百姓马上要有自己的国家银行、统一的货币,这可是关乎国家、关乎百姓的大事。”
![]()
董必武写好后交给南汉宸,还很谦虚地表示让负责版面设计的同志去挑选,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相关内容,不但有 “中国人民银行”,还有各种币值单位的写法。南汉宸拿回去后,工作人员发现有两种不同写法的 “贰” 字,南汉宸解释说这两种写法都没问题,可以通用。
1948 年 12 月 1 日,第一套人民币在石家庄市等地正式发行,一共有 62 种版别,其中 61 种版别的银行名称与金额数字都是董必武书写的,只有东北银行印制的壹仟圆券这一版别,是由该行自己的设计人员书写。最开始,第一套人民币上的汉字依照当时的习惯是从右往左排列的,到了 1952 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应该按照新的书写规范改成从左往右,于是 1953 年印制发行的伍仟圆券(渭河桥图)率先做出改变,之后的各套人民币都沿用了这种新的排列方式。
![]()
再来看看董必武的书法,那真称得上是独具特色。他为 “中国人民银行” 题的楷书,笔力强劲,每一笔都写得实实在在,起笔、收笔干脆利落,字体结构严谨整齐,既有欧楷那种精巧的结构美感,又有柳楷挺拔有力的风骨,透着一股浓浓的古韵。就拿 “国” 字举例,外面的框,横折部分写得刚劲有力,转折的时候特别果断,里面的 “玉” 字,三横之间的距离均匀,长短搭配也很协调,整体看起来非常和谐美观。
![]()
董必武的行书同样出色,以扎实的楷书功底为根基,巧妙融合晋唐书法细腻的笔法与严谨的布局,再加上宋朝书法注重个人意趣表达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运笔的时候,线条流畅自然,碰到笔画多的字,能巧妙地运用连笔简化,遇到关键笔画,就加重笔墨突出重心,让字迹看起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
董必武对书法的热爱持续了一辈子。哪怕到了九十岁高龄,他还是坚持练字,甚至自己动手做了个沙盆,用木棒当笔,在沙上练习,这份对书法的执着令人十分钦佩。他曾经自我评价说:“我虽然算不上擅长书法,但喜欢好书的程度,没人比得上我。” 从这句话里,能真切感受到他的谦逊。
![]()
董必武的书法,是艺术与精神完美结合的典范,字里行间满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展现出他宽广的胸怀、睿智沉稳的气质,更体现了革命者勇往直前的精神。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深入研究董必武的书法,就如同打开了一座知识宝库,一定能从中获取诸多宝贵的养分,助力自己在书法之路上不断前进。让更多人了解这位伟大革命家在书法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