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茂戈《曹家春雪》
李力义
《曹家春雪》像一股清新的乡土之风,带着浓浓的故乡情韵,穿越时空的尘埃,唤起人们心底那份深藏的乡愁。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场关于土地、文化与梦想的深情呤唱。作者茂戈用细腻的笔触,将千年梨乡的韵味融入现代乡村振兴的宏大画卷中,让人不禁思索: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的根是否还能扎得更深?文化的魂是否还能焕发新生?答案似乎在这片土地上早已埋藏。
![]()
从书中描绘的曹家镇来看,那里水清山秀,梨花如雪,仿佛一幅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画卷。梨花的花语是游子永远的守候,正如乡愁深藏在每个乡民心中,挥之不去。作者以“春雪”之意,象征着乡村的洗礼与新生。那一场场梨花节,犹如岁月的见证,见证着乡村的变迁,也映照着乡民们对未来的希望。黄春雪,一个从城市走来的年轻女干部,她带着现代的理念,融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她的出现,犹如春风拂面,带来新鲜的气息,也唤醒了沉睡的乡土文化。她的梦想,是将曹家镇打造成国家级的农业强镇,既要传承百年的梨文化,也要融合现代农业科技。这个过程,犹如梨树嫁接,传统与现代在枝叶间交融,彼此滋养。
小说中的梨花,不仅是乡村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每一片花瓣都像是一段历史的碎片,每一次盛开都代表着希望的萌芽。作者用“梨花”这个意象,反复强调传统的生命力,也暗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乡村振兴不只是硬件的改善,更是文化的更新。黄春雪的梦境中,她看到一个孩子领着众人漫步在梨花盛开的现代化景象里。那不是梦,而是未来的图景。乡村的未来应像那满天飞舞的梨花,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气息。小说中,作者还描绘了多种新业态:民宿、梨宴、手工艺,体现出文化的多元化与创新力。这些,都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渐渐滋养着乡村的土壤。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作者用心描绘了乡村基层干部的努力与坚持。黄春雪的行动,像一股暖流,穿越古老的土地,带来希望的种子。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像细雨滋润大地那样,点滴累积,渐入佳境。她用行动诠释了“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小说的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着乡村的变化,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部作品不只是一份文学的献礼,更像是一份文化的宣言。它告诉我们,乡村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离不开对土地的热爱。每一位像黄春雪一样的乡村带头人,都是新时代的“守望者”。他们用心守护着乡土的根,用行动推动着文化的传承。正如那“春雪”般的希望,悄然融入每一寸土地。茂戈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将乡村的脉搏跳动得如此有力,让人感受到那份从土地深处升起的力量。
《曹家春雪》不是简单的乡村写实,而是一场文化与梦想的交响。它让人相信,乡村的未来不只是物质的富裕,更是精神的丰盈。那一片片梨花,那一场场梨花节,象征着传统的坚韧,也预示着现代的繁荣。乡村的变革,正如那春雪般纯净而有力,洗涤着过去的尘埃,迎来新的希望。作家用心血写就的这幅画卷,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告白,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乡村振兴的路上,文化是最坚实的基石,也是最动人的力量。让我们相信,像《曹家春雪》这样充满温度的作品,将引领乡村走向更加光明的明天。
![]()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力义:1958年生人,1978年3月入伍,先后在西藏亚东边防六团二营五连四排重机枪班战士,日喀则分区干教队学员,分区后勤部军需库战士,成都军区后勤干训班学员,分区后勤营房科以战代干四年。无悔军旅,遗憾与提干无缘。
![]()
作者:李力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