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FBQ1九丞 煤矿类防爆气象站:防爆设计,确保在恶劣环境中稳定运行
防爆气象站的外壳采用了特殊的防爆材料和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内部电气元件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引发外部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爆炸。其密封性能良好,能够阻止煤矿中的粉尘、水汽等进入设备内部,保护电气元件不受损坏。例如,在防爆外壳的设计上,采用了隔爆型结构,当设备内部发生爆炸时,能够承受爆炸产生的压力,并将爆炸限制在设备内部,不会引发外部的连锁爆炸。
![]()
在电气元件的选择上,防爆气象站采用了本质安全型的电气元件。这些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极小,不足以点燃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同时,电气元件还经过了严格的防爆认证和测试,确保其在煤矿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传感器、电路板等关键部件都采用了防爆设计,能够在高温、高湿、高粉尘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保证气象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传输。
在作业安全保障的价值上,设备守护井下人员安全。瓦斯浓度联动监测:同步监测瓦斯浓度与风速(风速过低易导致瓦斯积聚),当瓦斯浓度超 1% 或风速低于 0.25m/s 时,自动发出声光预警,某煤矿井下监测到 “瓦斯浓度升至 1.2%、风速 0.2m/s”,预警后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局部通风机,瓦斯浓度降至 0.8%,避免瓦斯爆炸风险;温湿度预警防护:当井下温度超 35℃(易导致人员中暑)或湿度超 98%(易引发设备锈蚀、人员不适)时,推送预警并建议调整通风或降温措施,某煤矿夏季井下温度升至 36℃,预警后开启井下降温系统,人员中暑发生率从 15% 降至 2%;巷道通风效果监测:通过风速、温度数据评估巷道通风效果,某煤矿发现 “某掘进工作面风速仅 0.18m/s(低于标准 0.25m/s)”,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通风效率提升 40%,井下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30%。
实际应用中,全国 500 余个煤矿(含高瓦斯煤矿、突出矿井)部署该防爆气象站,运行一年来,煤矿井下监测覆盖率从 30% 提升至 85%,因环境监测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减少 90%,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满意度提升 75%;某国家级能源集团将其纳入 “煤矿安全生产必配设备”,推广后所属煤矿安全评级均提升 1 个等级,充分体现了煤矿专属防爆设计与井下环境适配结合在保障作业安全中的核心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