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3受阅女兵参加婚礼被骂惨!网友:穿这套衣服去是几个意思?

0
分享至



九三阅兵中,唯一的女兵方阵备受关注,352名女民兵,身穿新式迷彩作训服,佩戴红丝巾,步伐齐整,气势如虹。

她们走过天安门时,掌声雷动,电视机前的观众印象深刻。

可就在她们凯旋归乡后,原本一片喝彩的氛围,却在几天内急转直下。



近日,一名受阅女兵穿着军装出席婚礼的视频曝光后,再次引起了舆论争议。

那么,这身军装到底该不该穿去婚礼?阅兵归来的荣耀,是否能在生活中自由展示?



93阅兵当天,女兵方队的表现成为全场焦点,她们来自全国15个省市,平均年龄不过26岁,95%以上是大专学历以上。

队列中不仅有大学生、教师、医生,还有不少是已经育有孩子的宝妈,训练近200天,风雨无阻,脚踝磨肿、旧伤复发是常态。



王米佳就是其中一位,她来自天津蓟县,是一名退役武警战士,她曾在2019年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2020年退役后加入盘山英雄民兵班。



李依潼是河北保定的一位乡长,没有军旅背景,第一次穿军装、第一次踢正步就被选为女兵方队的领队,她喊出的唯一女声命令向右看,响亮有力,成为阅兵当天的一个标志。



阅兵画面被全国直播,女兵方队的表现赢得了无数掌声,她们的坚韧、整齐、专业,刷新了大众对民兵的认知,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新时代中国女性的风采。

受阅之后,女兵们陆续回到家乡,接待场面一度高调热烈,王米佳回到天津,社区锣鼓齐鸣,横幅高挂,母亲穿着旗袍,婆婆抱着孩子迎接她,孩子半年没见母亲,一时竟认不出来,现场不少邻居红了眼眶。



王媛和张赟回到了延安,佩戴光荣受阅绶带,接受了当地政府的欢迎,在村口、车站、母校,女兵们身穿军装、拉着行李箱,整洁利落的气质引来路人围观。

这股女兵热迅速在网络发酵,短视频平台上,评论区也是一片赞扬,但就在这时,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因为不少女兵回家以后,仍然在私下或者是公众场合,穿着作训服踢正步,其中一个叫崔佳宁的回到河南新乡,在母校展示正步。

当时她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台下是全校师生,而她进行了展示。



另一位叫刘琴琴的,在山西老家村口踢起正步,引来不少村民围观个鼓掌。



此外南开大学新学期开学后,军训场上也出现了女兵的身影。

可这些行为却让部分网友开始质疑,这是不是拿阅兵荣耀做噱头?是不是成了流量工具?



但这些为学生和群众展示的行为,倒也说的过去,最让人不理解的,是婚礼现场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一位参加93阅兵的女兵穿着军装出现在婚礼现场,裙摆整齐,军帽端正,站在舞台中央,与新人合影,周围宾客掌声不断,但这段视频一经上传,评论区炸了。



有网友留言:穿军装去婚礼,是几个意思?军装是神圣的,不该用来参加私事。

但也有不少人维护她的选择:这是她的荣耀,为什么不能展示?她又不是现役军人,穿制服参加喜事没问题。



争议焦点很快集中到两个关键词:军装神圣性和展示边界。

有人认为,军装代表国家形象,应该严肃庄重,不能随意穿着出现在婚礼、聚会等私人场合,尤其是阅兵军装,在他们看来,属于特定场合的国家符号,民兵穿着它出现在婚礼现场,有消费荣誉的嫌疑。

也有人指出,这种高标准甚至有些苛刻,女民兵不是现役军人,阅兵后回归社会生活,她们也是普通人。

她们用汗水换来的荣誉,只是想和亲人朋友分享一下,对得起自己半年训练的辛苦,穿军装出现在婚礼上,不是喧宾夺主,只是分享荣耀。



过去我们强调藏功名、埋姓名,如今社交媒体时代,记录成为常态,从沉默到表达,是一种时代转变,也是一种社会演变。

也有人担心,在流量社会的推波助澜下,阅兵荣耀可能被娱乐化商业化,尤其是当一些短视频开始带货、植入广告时,网友的敏感心理被彻底激发出来。

但无论怎样,这场关于军装、荣耀、展示的争议,其实也反映了一个事实,社会对军人荣誉依然有着浓厚的敬意。

正因如此,才会对军装有更高的期待,对展示有更多的警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吕彏极限手工
吕彏极限手工
在极限条件下爆发出大智慧
850文章数 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