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一个卖鸡排的摊贩能冲上全国热搜?
为什么六块钱的鸡排能让全市的人排长队?
为什么抖音又开始疯狂推送这种“草根逆袭”的故事?
今天我就来告诉你吧,这背后的真相其实很简单。
鸡排哥火了,但谁在幕后推波助澜?
景德镇的鸡排哥突然火遍全网,表面上看是因为他的三条“铁律”:下午四点半后不接散客,学生便宜一块钱,塑料袋不能系紧。
你以为这是什么朴实无华的感人故事?
事实上,这是抖音流量分配机制的又一次完美收割。
我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每个看似偶然的爆火背后,都有精确的算法推送和资本运作。国庆前夕,流量平台需要正能量内容,需要温情故事来填补用户的情感空虚。
鸡排哥只是这台造神机器的最新产品。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现在?
你知道吗,抖音的造神逻辑从来都不是随机的。
首先,时间节点:国庆前夕,全民需要情感宣泄口,需要“小人物大温暖”的精神慰藉。
其次,人设完美:一个普通摊贩,有原则,有底线,还便宜学生一块钱——这简直是为流量量身定制的人设。
最后,话题性强:三条“奇葩”规则,既有争议点,又有温情面,天然具备传播属性。
从这个角度看,鸡排哥的爆火绝不是意外,而是流量工厂的精准投放。
普通人vs流量收割机的残酷对比
让我们看看这个对比有多残酷:
普通摊贩:默默经营,维持生计,无人问津流量摊贩:一夜爆红,万人排队,资本涌入
有个段子说得很好:“同样是卖鸡排,有的人卖一辈子也没人知道,有的人卖三天就火遍全网。”
这就是流量时代的魔幻现实:不是你做得好不好,而是算法选不选你。
事实已经很明显了,在抖音的生态里,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鸡排哥”,但前提是你要符合平台的流量需求。
谁在为这场狂欢买单?
你以为鸡排哥赚到了吗?
短期看确实赚了:排队的人多了,知名度高了,可能还会有广告合作。
但长期呢?
流量是把双刃剑。今天捧你上天,明天就能让你跌入深渊。当新鲜感过去,当下一个“XX哥”出现,鸡排哥还能坚持多久?
更可怕的是,这种造神模式正在批量化生产。
淄博烧烤火了,各地开始包装自己的“烧烤传说”;鸡排哥火了,无数摊贩开始模仿他的“铁律”。
这是事实,不要否认:流量造神已经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你还在被收割的路上吗?
我自己也是其中一个,看到这种“温情故事”就忍不住点赞转发。
但静下来想想,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被感动?
因为生活太苦了,工作太累了,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们渴望在这些“小美好”里找到慰藉,渴望相信还有人在认真生活,还有人有原则有底线。
可问题是,当这种情感需求被算法精准捕捉,被流量工厂标准化生产时,我们得到的还是真实的温暖吗?
造神工厂永不停歇,你看清楚了吗?
今天是鸡排哥,明天可能是煎饼阿姨,后天可能是修鞋大爷。
流量平台需要不断的新鲜血液,需要源源不断的“草根传奇”来维持用户粘性。
而我们,作为观众和消费者,永远在这个循环里被收割:看故事,被感动,点赞转发,然后等待下一个故事。
其实很简单,这就是注意力经济的本质:把你的情感包装成商品,再卖给你。
如何跳出这个循环?
我告诉你唯一的出路:保持理性,看清本质。
不是说不能被感动,而是要明白什么是真实的温暖,什么是被包装的流量产品。
真正的美好不需要热搜,真正的善良不需要算法推送。
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家人朋友的关怀,同事之间的互助——这些才是真实的温情,值得我们珍惜的美好。
至于流量造神?看看就好,别太认真。
因为下一个“鸡排哥”已经在路上了。
你还会去排队吗?还是已经看清了这场流量游戏的本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