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林展馆、中国林产品交易中心与中国林交会同步落户山东菏泽,首届展会的成功举办,为这座城市的林业发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时光荏苒,2025年9月21日,又一届林交会圆满落幕。
蓦然回首,菏泽人惊喜地发现,依托林交会这一平台,菏泽林产业优势被快速“放大”——林木产业从稳步发展到迅速崛起,引资通道从初步搭建到日益顺畅,一座以林业为特色的产业强市轮廓愈发清晰。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目前菏泽林木面积达126万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生产基地,还是全国四大杨木加工基地之一。这份“家底”,为菏泽林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筑牢了根基,也让林交会落地菏泽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2004年首届林交会的举办,成为菏泽林产业发展的“转折点”,原本潜藏的产业优势被迅速激活、放大。20余年间,菏泽林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突破。
从资源储备看,全市林木蓄积量由2005年的1600万立方米增长至目前的2800万立方米,为林产品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从加工规模看,木材加工量从2005年的600万立方米飙升至目前的3100万立方米,增长超5倍;从产业集群看,全市已拥有林产加工企业7716家,形成五大林木加工产业园区,以及家具、板材、木质工艺品三大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全市80%的乡镇,构建起从原材料供应、单板加工到全屋定制、商贸物流的完整产业链,林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菏泽并未止步于“传统加工”,而是以林交会为契机,推动林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探索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菏泽样式”。
一方面,菏泽坚持数智赋能,加快建设智慧林业,高标准打造林交会云平台,让展会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另一方面,建成全国首个且唯一的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为林产品出海开辟了新通道。截至目前,菏泽市已培育1个国家级家居产业示范园、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瞪羚企业,华升木制品、茂盛木业、云龙木雕、宁丰木业等龙头企业集群,凭借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带动能力,引领菏泽林产业全面升级。
如今的菏泽木业,产品门类已涵盖人造板、家具、木地板、工艺品等十大系列、上万个品种,从“单一加工”走向“多元创新”,从“传统制造”迈向“智慧创造”。
2025年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菏泽林业的认知。本届展会参展企业总数达778家,较2024年增加154家,覆盖18个省份;累计邀约专业采购商2万余名,不仅涵盖国内主要林业产区和消费市场,还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的海外客商,彰显出林交会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
![]()
交易成果更是亮点纷呈:本届林交会累计参观总人数达12.69万人次;意向成交额和项目投资额达38.19亿元,签约木材加工项目13个,签订订单采购合同90个,以上成绩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业间合作签约成为重头戏,向日葵原木板、山东隆饰木业、曹县金森源木业等业内知名企业,与重庆国林、吉林森工红宝石、陕西美房好太太建材等多家企业成功对接,签订采购协议金额达16.39亿元,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联动;国际合作方面,现场与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古巴、埃塞俄比亚5个国家的海外客商达成合作,9月19日当天签订采购订单超8000万元,为中国林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重要桥梁。
林交会不止于展会,更是菏泽发展“新引擎”。中国林交会早已超越“商品交易平台”的单一属性,成为菏泽林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快捷通道”,更是加快林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招商引资的“黄金机会”。依托林交会,菏泽充分发挥林木资源优势,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全链重塑、数字转型和惠民共享,让林业从“传统产业”变为“富民产业”,从“地方优势”变为“全国标杆”。
来源:菏泽日报 李保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