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是个完全的内陆国,最靠近地中海的距离也有80公里。但一百年前它曾是欧洲的重要海权国家,拥有209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4023公里的岛屿海岸线。
那么奥地利的海岸线哪去了?
![]()
✅东方边区到濒海国
奥地利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法兰克帝国时期,当时作为帝国东部边境,被称为“东方边区”(Ostarrîchi),这也是“奥地利”名称的来源。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奥地利逐步扩张。最早的统治者是巴奔堡家族,后来被靠联姻和继承不断壮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取代,领土逐步南下,最终在14世纪末接触到了亚得里亚海,获得了第一段海岸线。
1382年亚得里亚海上的重要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主动投靠奥地利,从此奥地利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
![]()
✅奥地利的海权障碍
奥地利的扩张并不容易。亚得里亚海的霸主——威尼斯共和国长期阻碍奥地利的南扩。
15至16世纪,奥地利虽通过战争、赎买等方式获得里耶卡等港口,但海岸线仍破碎。同时,奥斯曼帝国崛起,遏制了奥地利陆上与海上发展,使其始终未能成为海洋强国。
![]()
✅拿破仑战争与海权起伏
18世纪末,法国拿破仑击败威尼斯共和国后,奥地利通过《坎波福尔米奥条约》暂时获得威尼斯及沿岸地区,海权增强;但在反法战争中再度失去海岸。
![]()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奥地利重复亚得里亚海沿岸,设立“奥地利滨海区”,以的里雅斯特为主要港口。
![]()
✅19世纪海权兴衰与奥匈妥协
19世纪中期,奥地利建立现代海军,并在1866年利萨海战中击败意大利,达到海洋势力顶峰。
然而,由于在普奥战争中失败及意大利统一,奥地利丧失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和威尼斯地区,海洋发展受阻。
因此,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妥协,成立多民族的奥匈帝国。
![]()
✅一战解体与海岸线的彻底丧失
1914年奥匈帝国因萨拉热窝事件向塞尔维亚宣战,引发一战。
1918年战败后奥匈帝国解体,各民族独立,原属奥地利的伊斯特拉半岛、达尔马提亚海岸和的里雅斯特港被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瓜分,奥地利彻底变成内陆国。
✅从帝国到内陆小国
奥匈帝国解体后,奥地利从一个67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帝国,缩减为一个仅8万平方公里的德意志小国。
昔日的海港城市如今属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
奥地利也从此走出世界强权舞台,转向一个中立的山地国家。
今天的奥地利,虽然再也听不到海浪的声音,却仍保留着一个海洋帝国的历史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