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茶礼,是商务往来中传递心意的重要方式,但想送得得体、送到心坎,需避开容易被忽视的 “隐形雷区”。尤其面对客户,茶礼送错不仅无法拉近距离,反而可能造成尴尬。以下 3 个禁忌,90% 的人容易忽略,掌握避坑技巧,才能让茶礼真正成为关系的 “粘合剂”。
![]()
禁忌一:价位失衡,过高过低皆尴尬
不少人陷入 “贵就是好” 的误区,实则茶礼价位需与客户关系匹配。送太贵的茶礼(如超 2000 元),会给客户带来 “收礼压力”,担心后续人情难还;送太便宜的散装茶或低价礼盒(如低于 200 元),又显得敷衍,缺乏对客户的重视。建议根据客户层级调整:普通合作客户选 300-500 元区间,兼顾心意与稳妥;核心客户或长期伙伴可提升至 800-1500 元,用高品质茶礼体现诚意,既不越界,又能传递重视。
禁忌二:包装随意,拉低茶礼质感
茶礼的包装是 “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客户对礼品的初始判断。若包装简陋、印刷粗糙,即便茶叶品质再好,也会显得廉价;反之,过度花哨、色彩艳丽(如大面积大红大粉),又不符合商务场合的稳重气质。适配的包装应简约有质感:色调选金、墨绿、藏蓝等沉稳色系,搭配烫金、浮雕等细节工艺,材质优先环保硬盒或皮质礼盒,既显档次,又能传递出 “用心选礼” 的态度,避免让客户觉得 “礼盒掉价”。
禁忌三:品类踩雷,不懂茶性易闹笑话
送茶不看客户需求与茶性,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比如给肠胃虚寒的客户送性寒的绿茶,或选小众冷门、难以保存的茶类,甚至是无产地、无工艺说明的 “三无茶叶”,都会让客户难以接受。中秋茶礼首选普洱熟茶,其性温和,不寒不燥,适合男女老少饮用,适配大多数人的体质;同时避免散茶(不易保存、缺乏仪式感),尽量选独立包装的茶品。若能附赠一张简洁的茶叶说明卡,标注产地、冲泡方法与陈化价值,更能体现专业性,让客户轻松品饮、放心分享。
![]()
其实中秋送茶礼,“送对” 比 “送贵” 更重要。泛茶・龙凤小饼礼盒便精准避开上述禁忌:价位处于商务礼赠的合理区间,既不造成压力,又显体面;金色浮雕的圆形礼盒以龙凤呈祥为主题,简约大气,契合商务质感;内含的普洱熟茶温和适配大众,39 小饼独立包装(每饼 5 克)无需撬茶,泡饮便捷。这样一款 “价位合适、包装讲究、品类稳妥” 的茶礼,无论是普通客户还是核心伙伴,都能轻松接受,让中秋心意传递得恰到好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