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喜马拉雅山脉的烟花秀,让安踏旗下高端品牌始祖鸟从 “自然守护者” 沦为 “生态破坏者” 。
透过这起风波,安踏集团 2019 年豪掷 46 亿欧元收购亚玛芬体育后,快速扩张下的品牌整合乏力、管理失控等隐患浮出水面,为其 “全球安踏” 野心蒙上阴影。
![]()
01
“炸山”的始祖鸟
9 月 19 日,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 5500 米的山脊上,145 根扇形彩烟交织出 3000 米长的 “升龙” 图案,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联手打造的一场烟花秀,本欲以 “艺术致敬自然” 完成高端品牌形象升级,却在几小时内演变为席卷全网的舆论风暴。
当晚,# 始祖鸟炸山烟花秀引质疑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截至次日凌晨,相关讨论量突破 2.3 亿次,其中 “一边吃户外的饭,一边砸大自然的碗” 的评论获超 50 万点赞,成为公众情绪的集中宣泄。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品牌理念与行为的致命背离。长期以来,始祖鸟始终标榜“源于高山,敬畏自然”的理念,中国区市场更是深度绑定 “无痕山林” 概念,从商品到活动,均在强化 “自然守护者” 的品牌认知。
包括此次烟花秀,始祖鸟方面也宣称是秉承对自然的敬畏,以艺术为媒,共缔高山信仰。但在江孜热龙这种生态敏感度极高的高山草甸区做这类活动,从起点就已站在了品牌理念的对立面。
尽管主办方紧急回应称使用 “北京冬奥会同款可降解烟花粉”,并实施了 “盐砖引导动物迁移、燃放后即时翻土修复” 等措施,但公众质疑并未平息。有媒体采访化工专家测算,在-5℃、低氧的高原环境中,低氧的高原环境中,所谓 “可降解材料” 的分解周期可能延长至普通环境的3-5 倍,且重金属残留风险会显著上升。而主办方采取的盐砖引导迁移、翻土修复等措施,实际上不能达到所宣称的效果,甚至会加剧土壤沙化风险。尤其是,活动方称拿过活动批准,但未公示相关批文以及环评报告,更是加重了网友对其活动合法性的质疑。
舆论风暴迅速转化为市场冲击。9 月 23 日开盘,安踏体育股价低开5.2%,盘中最大跌幅达7.1%,最终收跌4.8%,单日市值蒸发超80亿港元。与此同时消费者信任危机也在蔓延,相关数据显示,事件发生后72小时内,始祖鸟天猫旗舰店访客量环比下降 31%,加购转化率从 28% 跌至 15%,其中定价超 5000 元的高端冲锋衣品类销量下滑最为明显,跌幅达 42%。多名户外装备经销商也向媒体透露,已有消费者发起退货,理由集中在 “无法接受品牌价值观背离”,部分线下门店甚至出现联名款下架的情况。
对于依赖 “品牌信仰” 支撑溢价的始祖鸟而言,这种冲击尤为致命。作为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产品平均毛利率高达6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背后是中国中产群体对其“专业+环保”形象的认可。
2024 年,始祖鸟在中国市场实现收入156 亿元,占亚玛芬体育总营收的42%,其中超三成销量来自单价 8000元以上的高端系列。如今,品牌形象的裂痕正直接威胁这一盈利基础,有市场人士就表示,如此次信任危机持续发酵,始祖鸟2025年营收增速,可能要出现不小的下降。
02
难以服众的致歉
在舆论压力下,始祖鸟于 9月20日就删除所有活动视频并发布致歉声明,说起来速度还算挺快。但这份仅 200 字的文案,全文未提及“环评缺失” 等核心问题,仅以 “考虑不周” 含糊带过,这种“避重就轻” 再度引发网友不满。更致命的是,始祖鸟后续应对的一系列昏招,将单次事件升级为系统性危机,暴露其在危机公关与战略运营上的深层缺陷。
首先就是让人迷茫的信批混乱。致歉声明发布后,始祖鸟先后通过不同渠道释放矛盾信息:公关团队对媒体称已完成现场清理,无任何残留,但西藏调查组则在同期透露“仍在进行残留物采样”;始祖鸟在社交媒体上强调“材料通过欧美认证”,却始终未有公示具体检测报告。
这种“碎片化回应”也被媒体批评为 “企图以信息差蒙混过关”,导致舆情在 9 月 22 日二次发酵,# 始祖鸟致歉像走流程 #话题再度登上热搜,品牌好感度指数较事件初期继续大幅下降。
危机应对的混乱或许只是始祖鸟的表象,从近几年始祖鸟的举动来看,其品牌定位已越发模糊,曾经的“专业户外”,正在转向“高端社交符号”。以其2023年推出的“城市通勤系列”来看,其新品占比已经过半,但该系列也因“专业性不足”遭到核心户外爱好者诟病。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就是,城市系列的库存周转天数,已从2024年的85天,延长至2025年二季度的112天,库存积压风险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专业户外线的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的8.3%下降至2024年的5.7%,新品已开始显现出技术瓶颈。
这样的战略摇摆,带来了增长动能的衰减。财报显示,亚玛芬体育包括始祖鸟在内的技术功能性服饰部门营收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呈现放缓趋势,其中中国市场作为其核心增长引擎,增速下滑幅度达14个百分点。
2025年8月,原亚玛芬体育大中华区总裁姚剑离任,新管理层上任后迅速调整战略,将 “鞋履业务作为增长引擎”。但目前始祖鸟鞋履业务在2024年营收,仅占其总营收的12%,同时还要面临同门多个品牌的内部竞争。这一战略调整让线下经销商心里“犯嘀咕”。有媒体采访就发现,部分线下经销商已打算减少2025年四季度的进货量,一些一线城市高端商场甚至开始重新评估与始祖鸟的合作条款。
可以说,烟花事件的发生,算是压垮始祖鸟品牌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发后,多位长期与始祖鸟合作的户外KOL宣布与其解约。“品牌若丧失对自然的敬畏,再专业的装备也失去了灵魂。”这句话正是这些机构的对外表达。对于一个依赖用户忠诚度的高端品牌而言,这种信任流失的后续影响可能将持续数年。
03
46 亿欧元豪赌背后的整合困境
事发后,作为始祖鸟母公司的安踏集团,沉默的可怕。也有媒体报道称,安踏将相关事宜都交由始祖鸟,被网友质疑有“甩锅”的嫌疑。
2019 年,安踏联合方源资本等组成财团,以 46 亿欧元收购亚玛芬体育全部股份,创下中国体育用品史上最大规模跨国并购案。彼时,亚玛芬正处于连续三年亏损状态,安踏此举被解读为 “借国际品牌实现全球化” 的豪赌。如今,随着始祖鸟风波发酵,这场豪赌背后的隐患也开始逐渐暴露。
快速收购带来的首要问题,是 “重规模、轻整合” 的战略问题。据了解,安踏对亚玛芬采用 “财务控股 + 品牌自治” 的管理模式,仅派驻少数财务人员,核心运营决策权仍由原团队掌握。
这种模式在品牌扩张初期确实发挥了作用,但缺乏深度整合往往会导致品牌与集团战略脱节,容易出现管理权限失控的问题,此次烟花秀事件,或许就是表现之一。
更深层的隐患在于,收购亚玛芬后,安踏旗下品牌数量从 10 个激增至 20 余个,涵盖专业户外、大众运动、奢侈休闲等多个赛道,但集团并未建立相应的品牌协同机制,“内卷”成为常态。以户外板块为例,亚玛芬旗下的始祖鸟与萨洛蒙均在中国市场发力高端鞋履,产品定位又高度重叠,却未形成差异化竞争策略。亚玛芬2025 年二季度财报就显示,萨洛蒙鞋履业务增速从 2024 年的 45% 降至 28%,与始祖鸟鞋履业务的疲软形成恶性循环组合。
安踏集团财报显示,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5%至 155.96 亿元,其中亚玛芬做出了巨大的业绩贡献。但细看财务结构就会发现,截止2024年末,安踏集团有息负债达210亿元,较并购前增长3倍,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也达到了42%。而亚玛芬的盈利,也几乎依赖中国市场的单一支撑,其2024年中国区营收占比达48%,欧美市场营收增长仅3%。这样的“全球化”,更像是“以全球化为噱头”,这也让安踏面临单一市场波动就会大幅影响整体业绩的风险。
对于立志打造 “全球安踏” 的丁世忠而言,此次风波或许是一次必要的警醒。并购能带来品牌与规模的快速扩张,但真正的全球化需要建立在文化认同、管理协同与价值共鸣的基础上。若不能正视快速收购带来的隐患,再多的 “始祖鸟” 也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沦为压垮集团的重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