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定陶花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香食品”)的鲜花处理车间,浓郁的玫瑰香气扑面而来。
车间内,脱花机、色选机、鲜花清洗机等自动化设备持续运转,传送带上的玫瑰花瓣色泽鲜亮。工人身着统一无菌工作服,各司其职,有的查看设备参数,有的对筛选后的花瓣进行二次分拣,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这条鲜花处理生产线实现了从花瓣剥离、清洗到杂质筛选的全流程机械化。”企业负责人邵长征指着设备介绍,“特别是这台人工智能筛选机,通过预设参数能精准识别并剔除碎叶、蔫瓣等杂质,分拣效率比传统人工方式提高3倍以上,还能最大限度保留花瓣的完整与新鲜。”他随手拿起一瓶糖玫瑰产品补充道:“我们的糖玫瑰以黄店本地重瓣红玫瑰为原料,沿用传统工艺腌制,花瓣饱满晶莹,口感清甜中带着花香,既是制作糕点的优质馅料,又可直接佐餐,市场反响很好。”
随后,他带领记者来到产品展示区。货架上琳琅满目:小巧的玫瑰原浆瓶、传统油纸包裹的玫瑰饼、真空包装的干花瓣,以及印有“仙女香花”“花酱多多”等字样的网红款产品,仅玫瑰系列就达10余种。
作为一家扎根当地20余年的本土企业,花香食品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谋篇布局。目前,公司已形成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产品涵盖糖玫瑰、玫瑰水、玫瑰饼、玫瑰干花瓣等,其中玫瑰花酱年产量超过1000吨。在销售方面,公司不仅为稻香村等知名食品企业供应原料,还积极拓展电商渠道,2020年被评为“菏泽市优质网红产品供应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产业要发展,根基在农户。”邵长征强调,公司通过“企业+农户”模式,与4000余户花农合作共建5000多亩玫瑰种植基地,并实行保价收购,切实保障农户收益。“按当前市价测算,花农种植玫瑰每亩稳定增收7000元以上,收益较传统粮食作物增长近4倍,真正让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为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2019年,花香食品投入600万元进行生产线升级,引进先进的花酱腌制机和自动化包装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对生产车间实施全面净化改造,加装中央空调与空气净化系统,实现从鲜花采摘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无菌化生产,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2018年,公司携手黄店镇政府成功申报“定陶玫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本地玫瑰贴上“品质金标”,显著提升了品牌价值。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黄店镇玫瑰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据黄店镇玫瑰办主任马春华介绍,目前全镇玫瑰种植面积达1.26万亩,涵盖定陶玫瑰、丰花1号等优质品种,产业带动就近就业1.3万人,培育玫瑰加工企业18家、种植合作社6个、加工个体户38户,形成了“种植规模化、加工链条化、销售多元化”的产业生态。黄店镇先后获评“中国玫瑰第一镇”“齐鲁美丽田园”,“定陶玫瑰”与“黄店玫瑰”双地标加持,朱庄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玫瑰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如今,黄店镇玫瑰产业的发展路径愈发宽广,动能持续增强。2024年12月,黄店镇与齐鲁师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5年4月,又分别与山东职业学院、山东省卓昇信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推进玫瑰剪枝机技术研发与无农残生态农业建设。
从明清时期的零星种植,到如今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定陶玫瑰正以“芬芳产业”激活乡村经济,为地方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每年四五月,万亩玫瑰竞相绽放,玫瑰风情节期间游人如织。这玫瑰,早已不只是花,更是老百姓的‘致富花’!”黄店镇党委书记陈尔旺感慨道。
菏泽日报 记者 张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