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地变果园,道路两旁花开灿烂,绿美小公园随处可见,生态研学基地“镶嵌”其中。鼎湖区沙浦镇以绿化为笔,全域打造美丽公园,因地制宜推出“甜蜜果园”计划,一步步将绿美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形成“绿化景观错落有致、镇村环境焕然一新”的绿化格局,呈现出四季有花开,四季有果摘的绿美生态画卷。
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的村道进行了绿化美化。
全域打造“美丽公园”
“现在沙浦镇就是一个大公园,四时花开,各有其色,各有其香,各有其韵。”沙浦镇党建办主任祝志猷介绍道。
两年来,沙浦镇绿美建设如火如荼,科学规划全镇绿美蓝图,由点及面,把公园建设理念延展至全镇域每一寸土地,重点打造多个交通要道及公共区域,在高速连接线上种植异木棉、宫粉紫荆共19棵,在振兴路上种植黄花风铃木123棵,在观砚路上种植火焰木280棵,在天湖路上种植小叶紫薇113棵,分片打造乔木景观,做到一路一景。
村庄的主干道上也种植了火山榕、小叶紫薇等观花乔木3334棵,村庄公共空间“应绿尽绿”。祝志猷告诉记者,在“美丽沙浦·美好家园”建设行动中,沙三村党支部发挥带头作用,动员广大村民同心协力,把村口池塘及周边闲地充分活用起来,用塘泥填埋一半,栽种上水杉、宫粉紫荆、茶花树等树,中间用石板隔出步道。另一半池塘种上睡莲,周边安装科普知识展牌、休息活动廊架等设施,将其成功打造成绿色生态教育基地,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桃一村文化广场旁、典二村高第村篮球场旁等的闲置地上,亦连片种上了蓝花楹、铁冬青、黄花梨、红花风铃木等树木,一个个生态小公园的打造初见成效。
在持续不断的“增绿”行动下,如今的沙浦已是“春有桃李开满街,夏有紫薇满树挂,秋来凤凰红似火,冬看木棉花如霞”,四季有景、处处赏花,让“推窗见花、出门入园”成为每位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福祉,全镇域成为“美丽公园”。
户户共建“美丽家园”
绿美之韵,亦需流淌进千家万户的烟火日常。“以前我们村里多是蕉林,总觉得少了点颜色。现在好了,有向日葵和宫粉紫荆,就连我家院子也种上了茶花、桂花。亲朋好友每次来都流连忘返,我非常自豪。”黄布沙村的梁先生说。
沙浦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行动相融合,把绿色引入房前屋后、村头巷尾,鼓励引导村民在自家庭院内外、村道两侧栽种花草树木,见缝插绿,将小庭院打造成小花园。今年以来,全镇统筹实施美丽宜居提升行动,持续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拆危破房、清运垃圾杂草等。2000余名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在村庄中见缝插绿,种植黄鸟蕉、蓝雪花、熊猫堇、米兰篱等花草美化环境。
其中,黄布沙村党支部成绩较为突出,不仅在环岛沿线种植了290棵宫粉紫荆形成环岛风景线。村委会办公楼旁的向日葵花田还成为了打卡基地,至今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村民的积极性被带动,大家纷纷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花木、修饰庭院。2024年,黄布沙村被评为广东省美丽庭院村。
截至目前,全镇成功创建了省级“最美庭院”4户,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村”2条,区级“最美庭院”58户。“五一”假期,到沙浦镇赏花游玩的人数超2万人次。
户户门前花木扶疏,深深庭院绿意盎然,一幅幅“家在绿中、绿护家园”的和谐宜居画卷徐徐展开,沙浦镇正逐步成为宜居的“美丽家园”。
闲地变身“甜蜜果园”
绿美事业,不仅要有生态颜值,更要有结出富民强村的“甜蜜果实”。今年5月,沙浦镇沙四村的一片8亩闲置地种下了经济果树,由沙四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
记者在果园看到,果树林里铺设了滴灌系统,开挖了排水沟,几个月前种下的果树苗每一棵都长势良好,预计明年挂果。“我们做好前期果苗的管理,等这批果树长果了,就发包给第三方经营管理,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解决了果树管养的问题。”沙四村党支部委员梁汝安告诉记者,在“甜蜜果园”计划的推动下,沙四村周边较分散的闲地都被种上了果树,有荔枝、龙眼、黄皮、嘉宝果等经济果树。闲置地既实现了绿化美化,又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让村民有了休闲好去处,一举多得。
祝志猷告诉记者,以往,有的村庄因各种问题闲置了大片土地。这类土地普遍存在难发包、难管理等问题。沙浦镇在制定全镇绿美生态规划时,因地制宜推出“甜蜜果园”计划,在闲置地上集中连片种植经济果树,形成特色鲜明的“甜蜜”产业。
“种树容易,但管理不易。”祝志猷说,为了破解管护难题,沙浦镇引入灵活管养机制,鼓励村民、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承包方式管理果园片区,既能解决土地闲置、树木养护、村庄美化等难题,又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
截至目前,沙浦镇已完成多处果园打造。如桃二村结合千亩稻田,在沿线道路种植162棵宫粉紫荆、1000棵桑树,打造特色研学基地;沙四村旁、十字涌边连片种植龙眼、荔枝、黄晶果、释迦等果树880棵,打造振兴果林;桃一村大岗种植桃花200棵,簇拥成海,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选点200亩鱼塘,以桑基鱼塘模式种植了700多棵桑树,推广立体经济,打造美丽鱼塘示范点。
通过“甜蜜果园”计划,村民摇身变为果园的“主人翁”,极大激发了村民投身绿美建设的内生动力,挂果时节更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昔日的闲置地,经过系统打造成为“甜蜜果园”,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这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共振。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丽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