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了两件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大事。
巴菲特这位95岁的投资界传奇人物,突然把手里持有了17年的比亚迪股票全部清空了。另一边中国连续几个月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这两件看似独立的事情背后,其实都在传递着一个不一般信号。这些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巴菲特这次清仓比亚迪的操作确实让很多人意外。
2008年时,巴菲特用2.3亿美元买入比亚迪股票,当时每股才8港元。这一拿就是17年,期间比亚迪的股价涨了差不多40倍。
![]()
按理说这么好的投资标,巴菲特应该继续持有才对。可从2022年开始,他就开始慢慢减持,到今年第一季度彻底清空了所有持仓。
巴菲特这个决定背后的考量很复杂。表面上看是获利了结,毕竟40倍的收益已经相当可观了。
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当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老巴虽然一直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重大错误,但他毕竟是个精明的商人,知道在风险面前要及时止损。
他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因为贸易战的影响,运营利润已经下跌了14%。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持有中国企业的股票风险太大了。
比亚迪面对巴菲特的清仓倒是表现得很大度,公开表示感谢17年的陪伴。但这种平静的背后,恐怕也有无奈。
![]()
巴菲特的撤离可能会引发其他外资的跟风抛售,这对比亚迪乃至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与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几乎同时发生的,是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的行动。
从今年3月到7月,短短4个月时间里,中国连续抛售了53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折合人民币大约3820亿。
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额已经降到7307亿美元,创下了近年来的最低点。
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其实不难理解。
美债虽然是相对安全的投资品种,但把太多外汇储备都押在美元资产上风险太大。
![]()
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谁也说不准美国会不会像对待俄罗斯那样,冻结中国的美元资产。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现在主动调整资产配置。
这种抛售美债的行为,实际上是中国推进“去美元化”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分散汇率风险,增强金融安全。
中国官方已经明确表示:对华制裁必须付出代价。大规模抛售美债,就是让美国感受到这种代价的方式之一。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和中国抛售美债,这两件事看起来是资本市场和国家层面的不同选择,但本质上都是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反映。
在高贸易的环境下,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国家,都在寻求避险和自保。这种局面对谁都没好处。贸易战没有赢家,这句话已经被事实反复证明。
![]()
美国企业因为关税政策利润下滑,中国企业失去了重要的国际投资者,两国的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早已深度融合,想要完全脱钩几乎不可能,强行脱钩只会两败俱伤。
当前的国际形势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美两个大国的博弈不仅影响着双边关系,也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巴菲特的撤离和中国的抛售,都是这场博弈中的具体表现。这些信号告诉我们,未来的路可能会更加曲折!
说到底,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单边主义走不远。
希望各方能够理性对待分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贸易战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毕竟,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才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
信息来源:
巴菲特2008年以2.3亿美元买入比亚迪股票(每股8港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报(2008年)
巴菲特持有比亚迪股票17年,股价上涨约40倍 - 香港联交所披露信息(2008年-2025年)
巴菲特从2022年开始逐步减持比亚迪股票 - 香港联交所权益披露(2022年)
巴菲特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全清仓比亚迪股票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季报(2025年Q1)
中国2025年3-7月连续4个月抛售美债537亿美元(约3820亿人民币)- 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2025年3月-7月)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