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蓬壶”系列报道——
永春蓬壶镇聚焦链式集群 谱写产业强镇新样板
当千年商贸古镇遇上现代产业基因,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蓬壶镇正以一根竹子为笔,以产业为墨,书写“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强镇答卷。
![]()
扩建中的永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壶片区(镇政府供图)
近年来,永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中部产业发展,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统筹推进永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落子在蓬壶镇,以指挥部体系高位推进园区建设。依托产业园,蓬壶镇借势逐步实现从农业小镇向新材料新能源高地华丽转身,成为产业集聚的热土,走出了一条资源赋能、科技驱动、链式发展的产业强镇之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康金龙 李艺深 通讯员黄巧玲)

01
筑巢引凤 国字号园区赋能产业崛起
“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其他一切都是零。”正如蓬壶镇党委书记郑兴洲所言,产业是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脊梁”。打造产业集聚高地,筑好产业“巢”成为关键解码。
2022年,抢抓县委、县政府产业布局永春中部经济区重大机遇,蓬壶镇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建设永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壶片区),一期规划1410亩,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辐射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致力打造“集群化、品牌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园区。现在园区同时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块“国字号”招牌。
![]()
蓬壶镇党委书记郑兴洲介绍园区建设情况(镇政府供图)
园区从“水、电、路”护航产业园发展,更规划28个含商业、教育的配套项目匹配赋能。蓬壶镇镇长、园区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潘双贵介绍,园区正全力推进“三横两纵”路网建设,创新实施“先租后让、边建边产”模式,盘活县农产品集中加工区闲置资源,推动2.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腾笼换鸟”,供企业“拎机器入驻”。
筑好园区“巢”,引来企业“凤”。2024年,蓬壶镇精准招商,乡贤回乡创办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竹科技”),引进“以竹代塑”新材料领域项目。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33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去年年产值12亿元,年纳税2980万元,就业员工约1800人。

02
“竹”梦未来 链主企业带动百亿产业集群
9月18日,正值阳竹科技落地蓬壶镇一周年,企业厂房内机器马力全开。走进阳竹科技厂区,“一根竹子,终结全球白色污染”的标语赫然映入眼帘。
阳竹科技凭借四项全球首创技术:竹纤维超纳米微粉制备技术、竹纤维智能激光动态分级系统、竹纤维动态熔融成型工艺以及竹纤维全生物改性技术,成为全国“以竹代塑”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
阳竹科技智能化生产线(郑银杰 摄)
“以往,‘以竹代塑’产品主要以牙签、筷子、竹藤、竹椅等粗加工产品为主,而阳竹科技通过超微竹粉打造技术,将竹粉融入PBAT+PLA材料,成功研发出可替代塑料的竹纤维全生物降解材料。”阳竹科技总经理饶世振介绍,公司产品已涵盖快递袋、农用地膜、包装膜等高附加值产品,其产品性能、价格也与塑料产品相当,且具备全生物降解、无污染的核心环保优势。
目前,阳竹科技一期一阶段正式投产,年产能2万吨、年产值3亿元、年可纳税1000万元以上,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年产量30万吨,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纳税2亿元以上,可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
当前,蓬壶镇正以阳竹科技为“链主”,加紧推动其上下游产业项目建设,一场以阳竹科技为引领的产业绿色转型,正在蓬壶镇悄然展开。

03
“三区联创” 创造“蓬壶速度”营商环境
除“以竹代塑”产业,蓬壶镇还积极培育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协同的产业格局。这离不开永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块“硬招牌”,更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软实力”。
近年来,蓬壶镇深入开展“三区联创”(园区、厂区、社区)试点工作,强化党建品牌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镇党委书记、蓬壶工业园区“三区联创”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副召集人郑兴洲介绍,“三区联创”依托联席会议平台,精准梳理村、园、企三方“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推动园区龙头企业与孔里村签订共建协议,促进村企和谐;安排园区员工子女就近入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搭建零工市场,缓解企业用工难题;建设“暖心驿站”,为园区灵活就业者提供饮水、充电、休憩等温馨服务;依托孔里村党群服务中心成立调解室,帮忙调解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企业的矛盾纠纷。
园区依托“三区联创”为企业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精准解决企业需求,打造“零障碍、少跑腿、马上办”的营商环境。如指导阳竹科技,帮助其在两小时内办好营业执照,一周完成投资备案等关键手续,三个月签约并试投产;推动绿生源户外用品项目1个月招商落地,2个月试投产。“蓬壶速度”下的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温暖口碑。蓬壶镇的“三区联创”为“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蓬壶样本”。

04
三产齐发 镇域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在永春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蓬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农业、工业、文旅三产协同发展。
农业方面,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农业总产值去年达到5.05亿元,增长5.01%。尤其是特色农业展现出多元魅力,如仙岭村以桂花、枇杷为主导,形成“一花一果一文化”格局。此外,蓬壶镇的杜鹃花、罗汉松等高附加值的花卉苗木种植也初具规模。
工业方面,全镇集聚工业企业超500家,其中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40余家,天绿木业、坤鑫腾等企业持续扩大投资,低效用地改造和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文旅产业,依托百丈岩、仙洞山、普济寺等当地资源,积极推广“祈梦文化+康养”模式,并重点推动汤城御品温泉度假区、百丈岩综合体项目建设,有效带动蓬壶假日文旅经济。
壮大新兴产业,焕新传统农业,赋能文旅融合。蓬壶镇正以“一根竹子”为支点,撬动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崛起,同时构建多元产业互融、协同并进的产业新生态,不仅打造出镇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样板,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蓬壶经验”。
来源:泉州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点亮和
转发告诉更多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