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025年铜·遂·潼“才聚川渝 智创未来”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联合引才活动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铜梁、遂宁、潼南三地携手,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吸引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500余名学子参与,现场收到简历468份,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67%,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36人,为三地产业升级注入强劲“人才活水”。
![]()
活动现场。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供图
三地联动:以“协同之势”广发“求贤帖”
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分项活动,本次活动由铜梁区主办,遂宁市、潼南区协办,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旨在推动铜梁、遂宁、潼南三地在人才政策、产业需求、资源要素上的深度协同。
活动当天,同步开启现场招聘会,三地73家企事业单位携800余个招聘名额,涵盖研发、技术、管理等全链条需求,与学子们面对面洽谈。此外,三地还联合发布《铜梁、遂宁、潼南三地联合紧缺人才目录》,精准锚定新型储能、智能制造、锂电新能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集群,其中制造业、教育、医疗等行业人才需求最为迫切。“这份目录既是‘发展地图’,更是‘英雄帖’。”铜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一体化引才,让人才在三地间‘流动无界、发展无忧’。”
多维推介:从“产业蓝图”到“城市温度”
活动中,三地“城市主讲人”轮番登台,以“产业+文化+政策”的立体视角,向学子们展开了一幅“机遇与诗意并存”的发展画卷。
铜梁作为“活力龙乡”,既展现千年龙舞文化的深厚底蕴,更重点推介新型储能、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集群;遂宁以“成渝之心”“锂电之都”为名片,聚焦西部智造名城的千亿级锂电产业蓝海;潼南则依托“西部绿色菜都”“柠檬之都”的农业优势,描绘田园诗意与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相融合的幸福图景。
“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创新,三地的发展脉络清晰而生动。”四川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若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联合引才不仅是人才与岗位的对接,更是川渝高校与成渝中部城市的‘双向赋能’。”
创新服务:AI赋能+全链保障
除了传统的招聘环节,本次活动以“科技+服务”创新亮点,为学子们提供“一站式”求职体验。现场设置的2个AI求职专区,配置10台AI就业交互机,通过算法精准分析求职需求,实现岗位智能匹配、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功能;线上平台同步开通活动专区,未到场学子也可线上投递简历。
此外,三地同步推出“免申快享”人才政策包,涵盖安家补贴、项目扶持等全周期保障,真正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
![]()
活动现场AI求职专区。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供图
活动还特别设置文旅体验专区,铜梁龙灯、潼南柠檬制品等非遗文化与特色美食“组团”亮相,让学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三地的烟火气与人文魅力。“原以为引才活动只是‘招人’,没想到还能‘品文化、逛城市’,这种温暖的细节让我对这三个城市更有归属感。”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王同学表示。
长效合作:从“单次活动”到“常态机制”
为推动人才合作走深走实,活动现场举行了“铜·遂·潼引才工作站”授牌仪式,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为首批合作高校。三地还联合聘任6名“校园引才大使”,通过学子视角传递三地发展机遇,搭建“校园—城市”沟通桥梁。铜梁团区委同步推介“一路‘铜’行”实践行动,为高校学子提供岗位实践、文化体验等机会,推动“感知—就业—扎根”全链条衔接。
“成渝中部崛起,关键在人才。”铜梁区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引才不是终点,而是三地人才协同发展的起点。我们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贴心的服务,让每一位选择川渝的人才,都能在这片热土上成就事业、收获幸福。”
据悉,后续三地还将通过更多“线上+线下”引才活动持续对接,推动更多优秀人才“落地生根”。(夏金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