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12日,西藏军区从军区总医院(陆军四十九)抽调了一支医疗分队,赶赴日喀则为当地驻扎的160团战士检查身体,顺便为当地百姓进行免费诊疗。
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支医疗分队出发前往日喀则的途中,竟然遭遇到了叛匪袭击,
事实上,此次医疗队出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部队武装人员护卫,一行人除了两名司机外,都是专职的医疗人员,他们只携带了轻武器就出发了。
要知道当时,在藏区还活跃着一支叛匪武装,甚至在不久之前还躲过了我军的一次伏击。
![]()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西藏军区为了围歼这股叛匪武装,出动了大股的侦察部队,医疗分队9月16日凌晨从尼木县的麻江出动,还遇到了就遇上了西藏军区情报部副部长蒋文奇率领的五人侦察小分队。
当时,蒋文奇还提醒他们:
“在没有战斗人员护卫的情况下要谨慎前行或待机而动。”
遗憾的是,当时负责带队的主官并没有选择听从他的意见,以至于酿成了悲剧,医疗分队的医生护士全部遇难。二伏击医疗队的这股叛匪,就是“四水六岗卫教志愿军”,我军称之为是“四水六岗叛军”。
1
“四水六岗”叛匪的起源,要从很早时候开始追溯。
1951年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签署了《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根据协议规定,西藏落后的社会制度必须进行改革,然而当时部分上层人对进行社会制度改革有很大的敌意,以至于改革困难重重,为此双方进行了长达达8年的尖锐斗争。
1955年,改革伊始,中央在西藏地方推动僧侣还俗和合作化运动,触及当地封建农奴主和上层僧侣们的利益。
在一部分有心人的煽动下,各地发生了一些较大的风波。
![]()
1956年,康巴人所处的地域(当时我国已经撤销了西康省)因为距离汉区较近的关系,风波最先波及到了这里,这个地方陆续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风波,造成了局势进一步的动荡,部分康巴人流亡到了拉萨,不过,因为藏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比较落后,因此即便是组织起来反叛武装,也因为不能适应现代化作战模式被我军迅速平定。
唯独只有一支叛匪武装,后来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即四水六岗叛军”。
所谓“四水六岗”,其实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四水”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六岗”指擦瓦岗、芒康岗、麻则岗、木雅绕岗、色莫岗、泽贡岗,主要指的是康区以及青海省的一部分。
1957年5月,当时在拉萨的康区理塘(今甘孜州理塘县)人恩珠•贡布扎西以募捐向达赖喇嘛献造黄金宝座为名,将在拉萨的流亡的康巴人串联起来,组成了四水六岗组织。
1958年5月13日,四水六岗组织召集各路人马秘密开会,清点人数,计有二千二百余人,皆自带马匹与武器,除步枪、猎枪外,多为刀矛等,大部分为康巴人,少数为安多人。
一个月后,恩珠•贡布扎西在山南地区的竹古塘,正式宣布“四水六岗卫教志愿军”成立,并设司令部。叛匪武装最初人数大约在800人左右,基本上都是自备马匹枪支弹药,后来又陆续集中来700余人。
![]()
事实上,源于藏区在过去本身就与世界脱节,所以即便是叛匪成军以后,在有着强大实力的我军面前,也是完全不够看的。
四水六岗叛匪成军以后,与我军有过多次交手,基本上是败多胜少。
事实上,这支叛匪之所以成名,主要在于另外一个核心人物,也正是这个核心人物,帮助四水六岗叛匪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战斗力。
这个人就是姜华亭。
2
姜华亭是我军的一名副团长,至于他为何要叛变,这还要从头说起。
1921年,姜华亭出生于山东莱阳九区孟格庄村,父亲姜昆在当地粮站工作,而母亲在家工作。
尽管也是普通家庭出身,但姜华亭幼时曾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还上过高小,在旧社会,这也算是很高的学历了。
1937年,日军炸毁了姜华亭所在的学校,无学可上的姜华亭痛恨日军暴行,和同村青年一起加入了当地具有抗战性质的游击队。
1943年,姜华亭参加八路军笛梵游击队。
1946年7月20日,姜华亭正式入党。
![]()
应该指出的是,姜华亭从参加八路军那天起,就受到了组织上的重视,毕竟学历水平摆在那里,所以姜华亭在部队晋升很快。
至1948年7月,姜华亭在解放青岛的外围战役中,被火线提拔为副连长。两个月后,山东军区将姜华亭调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学习期满后,调任警卫连副连长,不久后升任连长。
不过,姜华亭自己也没想到,他在部队如鱼得水的时候,父亲却在老家挨批斗。
事情的起因是,1947年8月,为了执行中央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华野进行了分兵作战,其中华野主力挺进鲁西南,而华野东线兵团则留在内线作战,为了彻底了解山东战事,蒋介石调集了大规模的兵力进入山东,东线兵团为此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艰苦卓绝的胶东保卫战。
同年10月,时驻莱阳的解放军撤离后,曾将当地囤积的四万多斤粮食交给姜华亭的父亲保管。
国民党军进入莱阳以后,抓住了姜华亭的父亲,逼迫他说出粮食所在,姜华亭的父亲后来受不了严刑拷打,说出了藏粮食的地方。
由于山东本身是革命老区,当地群众对此类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在国民党军撤离莱阳后,当地群众对姜华亭的父亲进行清算,并对他展开批斗。
在一次批斗大会上,由于群众过激的行为,导致了姜华亭的父亲死亡。
姜华亭一开始还不知道这件事,直到1951年回乡,才知道父亲的情况,尽管他当时一句话也没有说,但内心早已经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部队那时对姜华亭的情况还一无所知。
![]()
1952年4月,姜华亭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炮兵,姜华亭任该师第二十四团炮兵第二营副营长,作为部队基层优秀的指挥官,他还被选派到朝鲜学习炮兵的实战经验。
1952年9月,姜华亭从朝鲜回国后,被调往沈阳高级炮兵学校脱产进修近4年,1955年12月从炮兵学校毕业。
根据姜华亭的回忆录以及各方面资料记载,从炮兵学校毕业后,姜华亭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一线西藏工作,组织上那时还表扬他。
姜华亭调到西藏军区后不久,即出任155团副团长兼炮兵营营长。
3
姜华亭之所以选择到西藏去,其实已经存了想要叛逃的想法。
从1956年,姜华亭随援藏部队到达扎木后,就开始有意无意的联系当地叛匪,但因为语言不通,姜华亭数次遇险,但他并没有为此改变叛逃的想法。
不过,也恰在此时,姜华亭等来了一个机会。
1957年,姜华亭随部队移防拉萨,驻防林卡萨巴,担负着保卫西藏工委及西藏军区机关的任务而,林卡萨巴是藏军第一代本(团长)朋措扎西的花园。而看管这个花园的管家强巴甘登就住在附近,此人的思想十分顽固,对我军十分仇视。
姜华亭认识了强巴甘登,透露了自己想要叛逃的想法后,强巴甘登就介绍他认识了藏军第二代本(团长)扎西斐拉和一营营长旺德。
几个人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
不久之后,姜华亭与强巴甘登的19岁女儿次仁卓玛勾搭上了,甚至不顾解放军的纪律(禁止干部和西藏贵族姑娘通婚),与次仁卓玛结了婚,久违的感情让姜华亭沉浸在幸福里。
1958年4月,西藏军区开始处理一批违反军纪的人,当时有人告诉姜华亭,他私下里娶了西藏姑娘以及他平常一些不满言论已经引起了军区的关注。
姜华亭惊慌失措,决定立即叛逃。
![]()
1958年5月23日晚,155团团部放电影,姜华亭趁此机会悄悄溜了出去,假传部队演习拉动的指令,在部队拉动之时,趁人不备偷了一支54式冲锋枪、370发子弹和4枚手榴弹,向相反方向逃离。
姜华亭逃入藏军第二代本营地后,在团长扎西斐拉以及营长旺德协助下逃出拉萨,并来到山南地区加入了康巴叛军。
应该指出的是,姜华亭在加入四水六岗叛匪后,即改名洛桑扎西,还自称是康巴人,但事实上,因为是汉人身份,姜华亭最初在四水六岗叛匪内部并不受重视。
当时,四水六岗叛匪成军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武器,他们打听到在甘登青柯寺有一批以前噶厦政府购买来的英国武器军火,由寺院代为看管,就决定去取。姜华亭在这次叛匪取武器的行动中,亲自担任先锋。
西藏军区侦知后,派出155团、159团在途中合围这股叛匪。
四水六岗叛匪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我军出动正规军两个团下,根本不是敌手,这场多喀松多山口伏击战,叛匪差一点就被我军全歼。
差一点也就是差很多,结果都一样。
此次伏击最大的变故就是姜华亭,此人因为熟悉我军作战风格,率领70多名叛匪骑兵,硬生生从我军包围中撕开了一个口子,把叛匪残余的部队给拉出去了。
姜华亭凭借此战在叛匪中树立了威望,被任命为前敌参谋,以后但凡有军事行动,只要姜华亭在,都得征求他的意见后才实施。
此后姜华亭在这股叛匪中充分掌握了话语权后,多次率部出动,给我军剿灭叛匪造成很大的阻碍
1958年12月中旬,155团3营掩护军区物资运输队行至贡嘎朵朗附近,遭到叛乱分子袭击。营长杜效模还没来得及组织战斗就牺牲了,队伍37人阵亡,22人受伤,丢失枪支16支,7辆汽车被毁。
副团长殷春和闻迅,率驻泽当三营另两个连乘车前往接应,中午行至扎囊时又遭叛军猛烈火力伏击,殷春和等56人阵亡。
155团两次遭到叛乱武装伏击,出现重大伤亡,这是西藏地区发生叛乱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也因为姜华亭危害深重,当时西藏军区还特意悬赏四万大洋捉拿他(新中国成立之初,银元在当地仍作为货币流通,不仅有原来民国时期的遗留的银元,还有部分是通过沈阳、成都造币厂再版生产袁像银币)。
4
不仅如此,姜华亭率领的叛匪对非战斗人员,手段也十分残忍。
1958年9月伏击医疗队过程中,其中有几个女同志受伤在地上爬动时,是被“卫教军”赶上来用刀从下体里捅进去致死的,真是残忍至极。
时任西藏军区政委的谭冠三在听说此事后,亲自赶往事发地,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在亲眼看到事发地惨烈的场面,也禁不住难过的掉下眼泪。
根据推断,伏击医疗队的就是姜华亭的主力,此战是他为了向叛匪表现自己,故意这么干的,这股叛匪本就是乌合之众,骤然获得了现代化的火力,自信心爆棚,就肆意残杀我医护人员。
不过,任凭姜华亭如何能干,改变不了四水六岗叛匪本身就是一股乌合之众。
1959年初,四水六岗叛匪与西藏噶厦政府以及藏军联合,准备发动全区性质的武装叛乱,四水六岗叛匪也被指挥去攻打泽当。
尽管姜华亭当时明确指出,四水六岗叛匪只能用来游击战,但是他挡不住自信心爆棚的其他人。
115团在后来的泽当保卫战中一雪前耻,他们通过坚守泽当,牵制四水六岗叛匪达74天,使得四水六岗军未能与拉萨嘎厦政府藏军相配合作战,
从此以后,四水六岗叛匪逐渐走向穷途末路。
不过也有个遗憾,我军后来并未完全歼灭四水六岗叛匪部队,这支叛匪的残部在姜华亭建议下撤往中印边境。
![]()
即便遭到如此结局,姜华亭仍然不死心,他把自己所掌握的我军驻西藏的部队编制、兵力部署、指挥机构、武器配备、边境布防等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出卖给印军。
1962年,印度还专门将姜华亭接到安全区,保护起来。
姜华亭到了印度以后,在叛匪以及当地资助下,仍然过着悠闲富裕的生活,他抛弃了原来藏族管家的女儿,和汉人刘淑花结婚了,后来两口子在印度以种菜和开餐馆为生。只是刘淑花始终未生育,两人后来只好抱养了一个孩子。
有意思的是,姜华亭这个抱养来的孩子长大后很不争气,整日喝酒赌博,姜华亭一气之下,找来当地有名望的村长作证,与这个养子断绝关系。
不料此事过后,姜华亭养子的媳妇儿拉姆次仁坚持不走,要留下来和公公生活在一起。
几年后,姜华亭大病了一场,儿媳拉姆次仁坚持伺候了几个月,姜华亭才痊愈,事后不久,姜华亭娶了原来是他儿媳的拉姆次仁。
没想到的是,拉姆次仁后来还给姜华亭生了两个孩子(也有说三个孩子的)。
1987年5月2日,姜华亭因糖尿病并发症死于印度南方麦索藏人社区,时年76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