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好诗,不期而遇!
![]()
原诗
日出
——见于一个无比幸福的早晨的日出
文/海子
在黑暗的尽头
太阳,扶着我站起来
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
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
我再也不会否认
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
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
我再也不会否认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
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
1987.8.30醉后早晨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提到黑暗和日出,而日出象征的是光明,黑暗的尽头就是日出,就是光明的到来,所以诗人在早晨感到无比幸福。诗人在对日出的书写中,表现了超越寻常的想象力,已不再是普通的意象呈现,而是更大格局的,更高境界的体现。比如“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以及对天堂和国家的刻画,特别是对黑暗和光明的转换,视野的宽度和深度充分显示了诗人思想的高深。接下来,简要分析下这首诗。
先看这两句“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黑暗尽头正暗示着太阳的升起,光明的到来。太阳扶我站起来,让诗人早晨起床显得更有意味,拟人化的表达,彰显了太阳的能量,本来是照耀万物,现在成了“扶”,给人一种亲近感和慈爱的感觉。这也说明太阳在诗人心中是无比神圣的,有着特殊意义的。
再看这句“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把身体比喻成祖国,体现了一种整体性。这是诗人对自我的认识,是生命完整性的体现。血液流遍,既是生理现象,也是生命鲜活的象征,这就决定了诗人幸福的可能。
接下来,诗人直陈自己是完全幸福的人,而且再也不会否认,自己是一个完全的人,无比幸福的人,反复的确认,用肯定句和否定句,加强了对幸福的肯定,没有一点含糊的意思。这是诗人向世人幸福的证明。而这种极端的语言,或许暗藏着情绪的突变,给人一种不稳定的迹象。结合诗歌的创作时间,正是诗人自杀的前一两年,而这幸福看来,更耐人寻味了。
这句“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这意味着在太阳升起之前,诗人是被黑暗禁锢的,诗人的极端状态呈现两极分化,非黑即白的思维,让诗人的精神处于分裂状态,才导致了后来悲剧的发生。
最后,诗人写不会否认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和她的存在。对天堂的赞美,这种虚幻之境,全凭诗人的想象在创造。诗人在此强调了天堂、国家和她的存在,这些是诗人在意的,也是影响诗人最深的,而他们在黑暗的尽头出现。这说明诗人有着期待和向往。这一复杂的思维构造,让人难以琢磨诗人的世界。多极化的世界,或许让诗人陷入迷茫之中。而文中所提到的幸福,可能不过是短暂,一时的现象罢了。
此诗对日出的书写,展现的是乐观积极的一面,诗人将自己确定为在黑暗的尽头和光明之间游走,体现了对美好的向往之情。结尾处,诗人对天堂和国家的书写,展现的就是这一美好景象,在加上她的存在,这一切都在黑暗的尽头。也就是黎明时分就会到来,这有着祥与不祥两种征兆。而对于诗人来说,内心是极其渴望光明的,这给了诗人幸福的动力。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诗人简介
![]()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宇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往期诗评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7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