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Gary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最近,汽修工龙哥败诉小鹏汽车赔偿10万的事件,再次引发了行业对于新能源三电维修的关注,特别是龙哥所在的特斯拉专修赛道。
这种关注主要包含两层意义。
一是在机会维度,特斯拉专修已经成为行业新的窗口型业务,从去年到现在,全国各地不同形式的特斯拉专修门店崛起,其中存在不同的经营模式,例如整店、店中店、技术培训等。
二是在风险维度,新能源车大规模过保期还未到来,特斯拉专修的投资回报率并不稳定;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特斯拉专修品牌涌入,整个赛道也潜藏快速饱和的风险。
当然,对于独立售后市场而言,特斯拉专修的最大机会,仍然来自于官方授权渠道和独立售后渠道的价格差,比如不少车主反映过的电池模组问题,在官方授权渠道更换需要十几万,但是独立售后渠道维修只需要1-2万。
这似乎又回到了20多年前,4S店和奔宝奥专修店的竞争格局。
只不过,电气化、智能化、数据安全等诸多新的因素,为特斯拉专修以及未来更为广泛的新能源三电维修,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的业务窗口期变得越来越短,特斯拉专修的风口还能吹多久?
一、特斯拉专修的四大门派
在一个公开视频中,主做奔驰改装的行业网红6哥表示,“过去几年拥有特斯拉维修积累的人,今年的春天来了。”
这个观点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
从现实来看,去年,特斯拉专修可能还处于萌芽期,只有少数企业进行布局和试点;到了今年,特斯拉专修明显进入加速扩张期,涌现出了不同形式的门店经营模式。
仅看上海区域,汽车服务世界连锁百强和匠心门店中的华胜、名骏、永畅等都已开展特斯拉专修业务;另外还有部分综合性汽服门店,也打出了特斯拉专修的名号。
综合市场现状,同时根据经营主体和经营业务,汽车服务世界将特斯拉专修分为几种不同的门派。
以经营主体来划分,特斯拉专修主要分为四种模式。
一是BBA豪车专修转型模式。
目前行业中不少特斯拉专修门店,来自于BBA豪车专修门店转型,主要存在三个原因,一是车主资源有一定重合,二是部分设备的可延续性,三是技术能力的支撑。
这其中,少数企业采取自主转型,也就是主要依靠自身能力探索、培训并开展特斯拉专修业务,华胜无疑是代表企业,并且推出了特斯拉专修独立品牌林特。
众所周知,华胜的新能源业务布局较早,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早期主要开展授权钣喷和新车销售等业务,也就是以车企授权业务为主,这是当时双轮驱动战略的核心之一。
如今,华胜布局的特斯拉专修则是独立于车企授权体系,聚焦于特斯拉单一品牌,业务则是相对广泛,涵盖保养、养护、维修、钣喷等,相当于直接和授权体系展开竞争。
同时,华胜已经开放林特品牌的加盟,抖音官方号显示,全国布局已31家门店,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的一二线城市。
毫无疑问,企业要想依靠自身力量转型特斯拉专修,并且开出多家门店,雄厚的财力物力人力必不可少,当然只适用于少数企业。
因此,对于大多数BBA专修单店而言,加盟现有的品牌是更为现实性的选择。
目前行业中出现了BBAT、TBA等门店形态,就是在原来的门店和业务基础上,新增新能源维修设备和工位,承接特斯拉维修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BBA豪车专修门店在+T的过程中,并不是只开展特斯拉保养维修等业务,也承接其他新能源品牌,相当于更为广泛的新能源业务转型。
这也是很多个体单店和华胜等连锁的区别,原因之一在于,对于前者而言,由于规模受限,仅凭特斯拉业务短期内很难收回投入成本。
二是专项连锁自主转型模式。
除了BBA豪车专修,行业中较早进行特斯拉专修转型的还有部分专项连锁,比如变速箱专修领域的连顺,已经推出了电车帮独立品牌并开放加盟。
值得注意的是,连顺最早在广东建立了一个直营性质的2000平米特斯拉专修中心,作为样板店开展经营,除了保养、维修,还提供改装、贴膜等业务,相对而言业务更为广泛。
对比华胜的林特,连顺的电车帮相似之处在于同样是自主转型,也就是依靠集团的力量进行培训、研发和经营。并且,连顺的电车帮也并非直营连锁品牌,同样依靠开放加盟、培训等方式扩大规模。
目前来看,特斯拉专修连锁大概率不会以直营的方式进行扩张,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业务过于早期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前期投入成本太高。
三是综修厂店中店模式。
除了BBA专修、专项专修等门店,目前行业中开展特斯拉专修业务占比较高的还有综修厂,并且主要是店中店模式,要么在综修厂旁边开辟一个新店面,要么在综修厂当中建立特斯拉专修工位。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大部分转型特斯拉专修的综修厂,在新能源业务上并不只做特斯拉品牌,其他新能源车型也能承接,所以,所谓的特斯拉专修,更多的是转型新能源业务的一个对外标签。
四是培训和加盟模式。
在一个拥有一定资源壁垒和技术壁垒的赛道,必然少不了培训加盟模式。
事实上,上述的华胜林特、连顺电车帮,除了自建门店,已经开放培训业务和加盟项目。
除此之外,行业中声量较大的培训加盟模式,还有蜜蜂新能源旗下的TBA、孚邦新能源、鲁班薪能等,包括文章开篇提及的“龙哥”,除了在抖音上发布特斯拉维修技术视频,也在开展相关的培训业务。
根据业务深度不同,以培训为基础,还可以划分仅培训、培训+挂门头、培训+项目加盟等模式。
当然,这些模式在燃油车时代已经屡见不鲜,只不过换了一个业务赛道而已。
在经营主体之外,以经营业务来划分,特斯拉专修还可以简单分成三种模式,分别是洗美+贴膜+保养+养护+底盘+三电维修的一站式服务、保养+养护+底盘+三电维修的深度维修服务、保养+养护的轻量化服务。
每个门店根据自身资源、技术能力以及业务定位,开展不同的业务类型,主要目的是类似的,那就是为门店带来增量业务。
二、特斯拉专修能赚钱吗?
作为一个新增量业务,特斯拉专修能赚钱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看看一个项目定价,那就是空调滤芯更换。
在普通燃油车上,空调滤芯更换正常价格在40-50元区间,如果包含到保养团购套餐中,折算下来可能更便宜。
而根据美团、抖音等团购体系,特斯拉空调滤芯更换的定价在400-500元区间,显然,其溢价能力很强。
另外,根据业务深度不同,特斯拉客单价也不一样。
不算洗美、贴膜、轻改等业务,仅看保养、养护、底盘、三电维修领域。
如果一家门店仅仅开展相对轻量化的保养养护业务,比如刹车油更换、空调相关的冷凝器清洗、蒸发箱清洁杀菌等常见项目,平均客单价在2000元左右。
另外,补胎、轮胎更换、四轮定位、底盘异响等轮胎底盘相关的业务,属于横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业务,具有很强的技术通用性,对比下来,特斯拉定价也比燃油车定价要高。
如果按照月均20万的营收来计算,每个月需要100辆进厂台次,平均每天3-4辆,由此可以作为门店开展特斯拉专修业务的判断标准之一。
如果涉及到三电维修等深度技术性业务,比如连顺旗下的直营门店,其业务深度较高,一旦进行电池维修,单项收费至少在1-2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连顺的电车帮主打“只修不换”的概念,以电池包为例,不少特斯拉车主反映过,如果更换整个电池包,费用高达10-20万,对比下来,1-2万的维修金额显然便宜不少;同时,连顺的门店还能承接部分事故车业务。综合算下来,据了解,其整体客单价超过1万。
以上大致是目前特斯拉专修客单价的情况。
从客单价出发,特斯拉专修能否赚钱,关键还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投入成本和经营成本,二是客户体量。
在投入成本上,一位行业人士告诉汽车服务世界:“如果是整店投入,比如开一个5-6工位的专修厂,场地装修+维修设备+周转资金,至少需要60-70万,这还不算专职人员成本。”
而市场上比较普遍的培训加盟模式,主要是以店中店的形式切入,主要成本包括培训费用、门头装修、工位改造、检测设备以及专职人员,部分企业还收取品牌授权保证金,1-2万不等;总体算下来,总体投入在10万左右,是一个相对轻量化的方式。
不过,无论哪种投入方式,在客单价和毛利率都相对可观的情况下,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客户体量,直白一点,就是有没有特斯拉上门维修。
众所周知,目前新能源车占比低、平均车龄小、超长质保等因素,导致汽服门店转型新能源的最大顾虑就是车源。
特斯拉专修面临的问题类似,并且呈现出极强的地域特性,因此,除了装修、设备、技术等硬件软件要求,还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线上流量能力。
一位行业人士直言:“你的门店就算开在小区门口都捡不到多少特斯拉,因为车主都在线上。”
由此引出两个问题:一是门店至少需要配备一个拍剪人员和一个出镜的技术讲解员,二是线上视频内容必须以技术讲解为主,才能取得车主初步信任,有机会拿到客户线索。
所以,特斯拉专修的客户体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门店的新媒体运营能力,而对应的人员配备,一年至少需要20-30万的人工成本。
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情况,就是针对ModelX、ModelS等进口车型,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如果门店有能力获取车主资源,以及对应的进口配件资源,这应该是目前客单价和利润率最为可观的业务。
当然,这种机会就过于小众了。
总的来说,即便是相对轻量化的店中店加盟模式,门店一天至少需要2-3台稳定的特斯拉进厂台次,才能覆盖投入成本和经营成本,这已经是一个较高的经营门槛了。
三、特斯拉专修的风口能吹多久?
自2014年首批15辆ModelS交付以来,特斯拉在中国经历了超级工厂建造和国产化生产,并从2020年开始迎来销售爆发,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
![]()
汽车服务世界根据官方信息统计特斯拉中国销量情况,从2014年到2025年上半年,国内累计销量约为250万。
另外,特斯拉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集中性。
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至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地区,分别占据中国市场销量的29%、24%和19%,总计达到72%;后续的新增销量,也主要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主要的特斯拉专修企业,同样起步于上述区域和城市。
如上文所述,如果主做轻量化的保养、养护业务,一家门店每个月至少需要100辆特斯拉进厂台次,一年按照1000辆计算,那么,250万保养量,可以支撑的门店数量是2500家。
当然,大部分特斯拉车龄较低,再加上超长质保期,其保养、三电维修等业务必然锁定在主机厂体系里面,2500家特斯拉专修门店打个折扣,最终可能在1000家左右。
这1000家门店分散到北上广深、各大省会城市,每个城市需要的数量应该不到100家,有的城市甚至是小几十家。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警惕,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销量已经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未来销售能否得到提振还是未知数,这对于潜在的售后业务也是负面冲击。
因此,仅从业务体量来看,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特斯拉专修所能支撑的门店数量,在40万门店总量当中,占比依然很小。
不过,依据过去几年的经验,改色膜、治理烧机油、四轮定位等行业新增量业务,窗口期变得越来越短,主要就是过多企业涌入赛道,导致价格战成为竞争主导因素,逐渐把整个业务赛道的价值做下去了。
那么,如今这一波特斯拉专修风口刚刚兴起,整个业务赛道的窗口期能够坚持多久,会不会在短期内达到饱和状态,同样值得行业关注。
当然,特斯拉专修的几个特点决定了,门店入局的门槛还是很高。
第一,特斯拉专修所需要的能力,呈现出体系化的特点,涉及到设备投入、人员培训、新媒体运营等多个方面,大部分从业者要想切入,应该会非常谨慎。
第二,电动车维修,包括三电维修,基本逻辑完全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前者是软件化、电子化、智能化,后者还是相对基础的机械化,这导致整个赛道的经营逻辑完全不同,需要一次彻底的思维革新。
第三,供应链也是一大壁垒,目前新能源车企对三电维修,特别是电池包维修掌握绝对话语权和定价权,以供应链为主的产业资源都集中在车企手里,且供应商由车企直接指定。
第四,法律风险,今年年初,“汽修工修两块电池被判6个月”事件为整个行业带来警示,不能忽视潜在的法律风险,比如强行解锁电池系统并修改数据等类似行为,就值得高度警惕。
总结下来,对于普通门店而言,与其专门针对特斯拉车型进行投入,还不如重点开展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双入口项目,这可能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比如轮胎底盘衍生的四轮定位、轮胎更换、胎压传感器更换等,保养养护领域的空调冷凝器清洗、空调蒸发箱清洁杀菌、空调滤清器更换、刹车油更换等,并不需要专门针对特斯拉单一车型进行过多投入。
至于更为复杂的技术故障排查、电池拆装检测维修、电子元件诊断维修等业务,门店可以提前学习了解,但是要想立即开展经营并实现盈利,可能并不现实。
特斯拉专修的高门槛决定了,这波风口可能会在一二线城市持续一段时间,并且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业务结构和价格体系。
在更为长远的维度,特斯拉专修的兴起,最大意义或许在于,为将来独立售后市场大规模开展新能源专修业务,带来实际的参考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