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海光4号的GB6成绩曝光。
从测试成绩看,在相同主频下,海光3450m相对于海光3350的单核成绩提升10%,可以认为CPU核是同一代的小改版本。
![]()
![]()
不过,传闻海光4号更换了制造工艺,且在后端设计上下了苦工,最高主频达4Ghz,进而使CPU性能提升30%。
由此可见,海光4号相对于海光3号IPC提升10%,主频提升30%,综合性能提升达到40%,这个性能提升已经比较可观了,特别是相对于海光2号和3号的性能挤牙膏,海光4号的提升可谓显著了。
由于GB6对各家指令集的优化不一致,因而不能对不同指令集CPU进行对比,只能对相同指令集CPU进行对比,而且在对比时还必须都是Linux系统,或者都是Windows系统。
从测试成绩看,海光的性能在国产CPU中是第一梯队,但相对于AMD和英特尔还是有差距的。
在2.8Ghz的主频下,与AMD R7 5700X、I5 12400相比明显不敌。即便把主频换成4Ghz的高端型号CPU,推测GB6成绩为1400-1500,依旧有一定差距。
![]()
![]()
![]()
就IPC而言,海光3450m的IPC大约是AMD 5700X的70%,AMD 5700X是第三代Zen,这个IPC低于铁流对海光的期望。
总体而言,海光4号更换了制造工艺,在物理设计上下了功夫,把最高主频提升到4Ghz,值得称赞。但在CPU核迭代上进度偏慢,IPC仅提升10%。
海光在国产CPU中算是相对靠谱的,在软件生态上兼容较好,可以拿来就用,在性能上也是国产CPU的顶流。
铁流一贯的看法是,党政客户应该由龙芯、申威这类自主CPU去做。作为技术引进CPU,海光更适合走商业市场,瞄准企业客户。在这方面,海光相对于国产ARM CPU优势巨大。
希望下一代海光5号能够在微结构方面有所突破,大幅提升IPC,通过自身前端设计水平和能力来提升CPU性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