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辉&罗素素
![]()
※ “医生说可以手术,但听说复发率很高,治了也白治?” ※“化疗副作用很大,值不值得做?” ※ “什么是靶向药?免疫治疗是不是比传统治疗更先进?”
在“确诊之后怎么办”的震惊与慌乱之后,胆管癌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到底怎么治?有没有治好的可能?”
本篇,我们来全面讲清楚胆管癌目前的四大治疗路径,告诉你每一种方法适合谁、怎么做、效果如何、有哪些新进展。
1. 胆管癌能治好吗?
我们必须坦诚:胆管癌是一种整体预后较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这并不等于完全无治。
治疗效果与三大因素强相关:
※ 发现得早不早:是否在肿瘤局限阶段发现; ※ 能否手术切除: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 分型与分期:肝内型、门部型和远端型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如果能早期手术切除 + 辅助治疗,生存率比较可观;
如果为晚期、远处转移,中位生存期常不足1年,但靶向/免疫治疗在部分患者中已显希望。
![]()
2. 首选方案:根治性手术切除
适用人群:
※ 无远处转移; ※ 身体状态能耐受手术; ※ 影像评估具备可切除性。
不同类型,不同术式:
![]()
手术同时可能进行胆道重建、血管成形,属于高难度精细外科手术,建议在有经验的三级医院或肝胆外科中心完成。
成效与风险:
※ 成功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大概为20%–40%; ※ 肝门部胆管癌大约为20%-35% [1]; ※ 若切缘阳性或有淋巴转移,术后复发率仍高。
所以术后,根据情况,常建议进行辅助治疗(化疗或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改善预后。
![]()
3. 常规系统治疗:放疗与化疗
1 )化疗:目前标准方案为 “ 吉西他滨 + 顺铂 ” ( Gem+Cis )
一线方案,自2010年ABC-02研究确立; 可用于术后辅助,也可用于晚期无法手术者;疗效有限,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6–8 个月。 常见副作用:白细胞下降、恶心、乏力、脱发,通常是可控的、可逆的。 近年也有些研究更优先推荐在 GemCis 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如 durvalumab ;部分地区也采用 pembrolizumab ),以期进一步改善生存。 对不适合顺铂者,可考虑 GemOx (吉西他滨 + 奥沙利铂)或 CAPOX (卡培他滨 + 奥沙利铂)等替代方案;在一线治疗失败后, FOLFOX 等二线方案可作为选择之一(不过疗效有限)。
2 )放疗:
适用于:
※ 局部不可切除但局限性强的肿瘤; ※ 血管或胆道周围结构受侵; ※ 手术边缘阳性患者;
可选择三维适形放疗( 3D-CRT )、调强放疗( IMRT )或立体定向放疗( SBRT );与化疗联合时称为同步放化疗。
放疗不是首选方式,但在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症状、延长生存中有明确作用。
4. 精准治疗: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
过去,胆管癌治疗缺乏有效药物。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部分胆管癌患者终于有了对症靶向的希望。
1 )靶向治疗:精准打击癌细胞的开关 [2] ,比如:
靶点
推荐药物
FGFR2融合/重排
Pemigatinib(培米替尼)
IDH1突变
Ivosidenib(艾伏尼布)
做靶向前,必须进行NGS基因检测或FISH/RT-PCR分析。
![]()
2 )免疫治疗:调动人体免疫系统杀死肿瘤 [3-4]
目前胆管癌的免疫治疗主要以 PD-1/PD-L1 抑制剂为主:
※ Durvalumab 和 Pembrolizumab 与标准化疗(吉西他滨 + 顺铂)联合使用,属于一线治疗;
※ Camrelizumab 和 Nivolumab 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 通常来说对 MSI-H 、高 TMB 或 PD-L1 表达阳性人群效果更好;
![]()
5. 其他补充治疗:综合管理更重要
胆道引流:用于术前降黄疸或缓解梗阻;
营养支持与体力提升:保证治疗耐受性;
心理干预与家庭支持:长期抗癌的软实力;
临床试验参与:优先接触最新疗法,推荐咨询医生是否适合。
![]()
6. 写在最后
胆管癌不是一条只有等死的单行道。
它是一场长跑,需要科学判断、精准治疗、坚定信念。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医生团队、前沿药物、家人的支持,都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路径。
文章配图/参考文献:王 启明 海军军医大学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权威医疗文献与指南整理的科普信息,仅供参考。胆管癌治疗因个体差异(如肿瘤位置、分期、手术类型)而异,请以专业医生的个性化指导为准,避免自行调整方案。
胆管癌系列合集(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参考文献:
[1]Dar FS, Abbas Z, Ahmed I, Atique M, Aujla UI, Azeemuddin M, Aziz Z, Bhatti ABH, Bangash TA, Butt AS, Butt OT, Dogar AW, Farooqi JI, Hanif F, Haider J, Haider S, Hassan SM, Jabbar AA, Khan AN, Khan MS, Khan MY, Latif A, Luck NH, Malik AK, Rashid K, Rashid S, Salih M, Saeed A, Salamat A, Tayyab GU, Yusuf A, Zia HH, Naveed A. N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4 Mar 7;30(9):1018-1042. doi: 10.3748/wjg.v30.i9.1018. PMID: 38577184; PMCID: PMC10989497.
[2]Cui X, Huang T, Jiang T, Wang H.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cholangiocarcinoma based on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Cancer Lett. 2025 Apr 1;614:217540. doi: 10.1016/j.canlet.2025.217540. Epub 2025 Feb 7. PMID: 39924074.
[3]Cabibbo G, Rimassa L, Lamarca A, Masi G, Daniele B, Pinato DJ, Casadei-Gardini A.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immun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biliary tract cancers. Cancer Treat Rev. 2025 Jun;137:102955. doi: 10.1016/j.ctrv.2025.102955. Epub 2025 May 9. PMID: 40373702.
[4]Oh DY, He AR, Bouattour M, Okusaka T, Qin S, Chen LT, Kitano M, Lee CK, Kim JW, Chen MH, Suksombooncharoen T, Ikeda M, Lee MA, Chen JS, Potemski P, Burris HA 3rd, Ostwal V, Tanasanvimon S, Morizane C, Zaucha RE, McNamara MG, Avallone A, Cundom JE, Breder V, Tan B, Shimizu S, Tougeron D, Evesque L, Petrova M, Zhen DB, Gillmore R, Gupta VG, Dayyani F, Park JO, Buchschacher GL Jr, Rey F, Kim H, Wang J, Morgan C, Rokutanda N, Żotkiewicz M, Vogel A, Valle JW. Durvalumab or placebo plus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 participants with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TOPAZ-1): updated overall survival from a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4 Aug;9(8):694-704. doi: 10.1016/S2468-1253(24)00095-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