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新西兰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注射麻醉的导管脱落,却没有医护人员注意到,她因此经历了一场极度痛苦的生产。
如今,这场事故迎来了结果。
镇痛导管脱落无人发现
2022年,在新西兰Whanganui Hospital,一名正在分娩的产妇经历了一场极度痛苦的生产。
她原本已经被插上了硬膜外麻醉导管(一种细细的管子,插在脊柱附近的硬膜外腔里,用来给产妇持续注射镇痛药),并配有一个可以自行补药的泵。
但实际上这条导管早已脱落,药物没有进入硬膜外腔,镇痛完全无效。
她在剧烈的宫缩中,连续几个小时没有任何镇痛,痛苦到无法忍受。
产妇一再告诉助产士,她的疼痛难以忍受,并请求给予更多止痛药或请产科医生、麻醉师来复核。
但负责接生的助产士拒绝了她的请求。
后来产妇才知道,这名助产士其实是刚毕业的新人,是临时支援,并没有硬膜外麻醉的资质。
助产士当时也向资深同事寻求过意见,却被告知:“她(产妇)只需要用力把孩子生出来就可以了。”
![]()
产妇遭遇严重撕裂
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时而努力用力,但痛苦让她根本坚持不下去。
直到产科医生被叫来,尝试用产钳帮助分娩时,才发现她无法忍受这种操作下的疼痛,意识到麻醉根本没有起作用。
医生检查后才确认,导管已经脱落,所有的镇痛药物都没有进入脊膜腔。
麻醉师被紧急召来重新置管。
在第一次产钳助产失败后的大约半小时,婴儿顺利出生,健康状况良好。
但母亲却因为漫长的无镇痛分娩,遭遇了严重的三度会阴撕裂,伤口从阴道一直裂到肛门括约肌,产后伴随剧烈的疼痛和大量出血。
这位母亲在向健康与残疾事务专员(HDC)陈述时说,她感到助产士执意要让她把孩子用力生出来,自己在产房里完全没有选择权。
她回忆称,助产士和一位资深助产士曾强行把她抬到脚蹬位,让她觉得被“粗暴对待”。
不过两名助产士否认了这一说法,坚称她们只是协助产妇移动,并在她表示反对时立即停下。
HDC在调查中表示,双方说法相互矛盾,因此无法确认究竟哪一方属实。
“人手短缺,临时支援”
产妇表示,更让她愤怒的是,她从未被告知,自己交付生命的那一刻,照顾她的竟然是一位刚毕业的助产士。
HDC副专员Rose Wall在报告中表示,虽然Whanganui Hospital当天确实人手短缺,但医院依然有责任确保有具备硬膜外资质的助产士在场监护。
正是因为这一点没有做到,导致产妇长时间承受了“不必要的痛苦”,并对她的分娩经历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Health New Zealand在回应中承认,当天的确有三名产妇同时在产房,其中一例情况复杂,需要额外照护,导致人员紧张。
医院当时紧急召集了社区助产士以临时支援,这种做法并不罕见。
但他们承认,在告知产妇以及保障她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涉事助产士在接受调查时说,这次事件让她深刻反思。
她此后已经考取了硬膜外麻醉的相关资质,并表示未来会更主动、更坚决地向资深同事寻求帮助。
她向专员说:“每一位母亲都应该感到安全和被照顾,绝不该带着负面的记忆离开产房。”
ref:https://www.rnz.co.nz/news/national/573756/woman-loses-pain-relief-for-hours-during-birth-as-epidural-line-comes-ou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