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市的夜空被一道神秘白光划破,这场持续数分钟的异常天象引发了全球UFO研究者的激烈争论。上千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俄罗斯秋明市乃至新西伯利亚市的居民都目睹了这一奇观,多个角度的目击视频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其中一段从行驶车辆中拍摄的画面显示:一个拖着扇形光尾的发光体正在云层间缓慢移动,其核心区域呈现出不规则的几何光斑,周围环绕着明显的等离子体辉光。
![]()
国际UFO研究专家斯科特·华林在分析影像资料后提出惊人观点:这个直径约300米的碟状物体可能通过自生虫洞实现了星际穿越。他在个人博客中指出,发光体后方出现的环状光晕符合爱因斯坦-罗森桥理论模型,而2015年洛杉矶UFO事件中观察到的空间扭曲特征与此高度相似。"外星文明正在系统性展示存在,这种通过可控虫洞的星际旅行技术远超人类认知范畴。"华林强调,该物体在穿越大气层时表现出的反重力特性——如突然直角转向和瞬间加速至20马赫——完全颠覆了传统空气动力学理论。
然而俄罗斯航天部门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军事分析师卡米拉·莎扎诺娃披露,当天下午卡普斯京亚尔发射场确实进行了RS-12M白杨-M洲际导弹的极限射程测试。导弹第二级推进器在距地面180公里处实施"太空芭蕾"机动演练,其特制矢量喷管产生的等离子体羽流在电离层形成直径1.2公里的发光云团。"这种新型突防技术能干扰反导系统的红外追踪,"莎扎诺娃展示的弹道示意图显示,导弹实际飞行轨迹与目击报告存在83公里的观测误差。
![]()
天文界对此现象存在严重分歧。西伯利亚州立土木工程大学天体物理实验室通过光谱分析,排除了彗星或陨石的可能性,但其提交的报告中提到"大气冰晶对极光的异常折射"这一潜在解释。值得注意的是,鄂木斯克天文台同期监测到强烈的太阳风冲击,地磁指数Kp达到6级,这可能导致高层大气出现罕见的极光中纬度暴现象。台长克鲁普克教授指出:"1999年堪察加半岛和2022年阿尔泰边疆区的类似目击事件,最终都被证实是火箭残骸与极光现象的叠加效应。"
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约翰·麦克教授则提出第三种可能:这或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微型黑洞的霍金辐射现象。他在《天体物理学快报》发表的论文中计算认为,发光体的能量释放曲线与理论预测的量子黑洞衰变过程高度吻合。"如果这个质量约10^11千克的原始黑洞确实存在,其蒸发末期的伽马射线暴应该已被费米太空望远镜捕获。"不过该假设遭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多位物理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相关数据更符合反物质与大气分子湮灭的特征。
![]()
事件发生半年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意外公开了一段保密级导弹试射视频,画面中导弹尾焰在暮色中形成的发光云团与UFO目击影像惊人相似。但细心的研究者发现,官方视频存在明显的剪辑痕迹,且未能解释为何哈萨克斯坦观测到的光团呈现标准的圆环结构。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同期调整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计划,突然对天鹅座X-1黑洞系统展开为期两周的紧急监测。
这场持续发酵的"西伯利亚之光"事件暴露出人类对高空异常现象认知的局限性。无论是星际访客、秘密武器还是自然奇观,其背后都折射出当代科技解释框架的边界。正如莫斯科大学物理系主任伊万诺夫所言:"当我们在300公里高度发现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的1%异常数据时,或许正站在文明认知跃迁的门槛上。"至今,鄂木斯克地方档案馆仍保存着47位目击者的公证证词,其中多位工程师坚持声称看到了"由无数六边形光斑组成的蜂巢结构",这个细节在各类官方解释中始终未被提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