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你听说过“玻璃人”吗?这不是科幻片,而是真实发生在王阿姨(化名)身上的故事。一个喷嚏,肋骨骨折,一不小心,胸椎骨折,严重时甚至日常活动都要戴着护具才能行动……这一切,竟和她吃了6年的“激素”有关。
![]()
骨质疏松、多处骨折……
人变“脆”了
61岁的王阿姨6年前因为关节痛、口干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风湿病及干燥综合征肺间质病变,医生给她开了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中的“强的松”控制病情。
用药后,王阿姨的病情稳定了,但她也踏上了漫长的服药之路,一吃就是6年。中途她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调整到每日2片药。
但她没想到,由于长期服用激素,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却盯上了她。
王阿姨发现自己不知从何时起变“脆”了,经常胸椎、肋骨多处骨折,甚至打个喷嚏肋骨就骨折了,像个“玻璃人”般碰不得。
去年,她因为胸椎骨折在浙江省中西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医院)骨科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很成功,术后为了预防再次骨折,医生建议王阿姨佩戴护具,而心有阴影的她,即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也迟迟不敢将护具脱下来。
骨科医生邀请风湿免疫肾病科郑红霞主任中医师会诊,郑主任详细评估病情后,给了王阿姨希望:“在不导致病情活动的前提下,激素是可以减的,甚至有希望停药。但需要科学、有计划地减量,需要我们重新调整用药方案。”
随后,郑红霞主任为王阿姨制定了一套中西结合、循序渐进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王阿姨经过一年的治疗,已经成功地将激素强的松减到了隔天半片的剂量。她笑着说:“我以为自己要吃一辈子激素,现在居然看到了停药的曙光!”
郑主任鼓励王阿姨对治疗要有信心,终极目标是把激素彻底减停,但也再三叮嘱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擅自停药。
激素不是毒药
但它是一把“双刃剑”
郑红霞主任表示,目前,风湿病以及肾病服用激素来控制病情仍然是比较常见的,激素(比如甲泼尼片、泼尼松片)治疗这类疾病有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可以有很多办法帮助我们减停激素,否则长期服用激素,会产生非常多的激素相关副作用,比如糖尿病、股骨头坏死、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结核感染、肿瘤等。
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密切配合医生,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说,科学减量、平稳过渡是关键。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疗效,还能有效减少激素用量,降低副作用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持久的治疗选择。”郑红霞主任给出4条用药建议:
1. 正规使用激素:有很多患者相信“邮购”药物,一般此类药物混有不明成分及剂量的激素,会导致副作用加倍。
2. 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激素用量:有很多患者会自行减停激素剂量,从而导致病情波动,从而出现激素反复加量撤减困难。
3. 严格掌握激素服用时间:若病情无特殊需求,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最佳时间在早晨“7-8点”顿服,以模拟人体生理性皮质醇分泌节律,降低副作用风险。
4. 中西医结合有优势:可以结合中药治疗,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有助于撤减激素,降低激素副作用。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俞茜茜
通讯员 张弛
编辑 潘俐
审核 毛迪 王晨郁
BREAK AWAY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