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核桃,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 “吃核桃能补脑” 这句话。
长久以来,核桃似乎就和大脑健康紧密相连,可这到底是民间代代相传的经验之谈,还是有科学依据呢?2025年2月,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食物与功能》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早餐中加点核桃,可以对记忆有延迟保护作用,并改善大脑认知功能。
研究人员找来32名18—30岁的健康年轻成年人,让他们分别食用富含核桃的早餐(50克核桃拌入燕麦和酸奶)以及不含坚果的等热量早餐。
随后6小时内,一边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一边让他们完成各种认知测试。
结果显示,吃了核桃早餐的人,当天反应速度更快,在当天晚些时候的记忆力表现也更好。大脑活动记录显示,核桃或许能改变神经活动,让大脑在面对复杂任务时更高效地运作;血液样本则显示,食用核桃后,葡萄糖和脂肪酸水平出现积极变化,而这两个因素都与大脑功能息息相关。
其实,核桃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日前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爱吃核桃的人,全身炎症、癌症风险都降低了。
2025年4月,《癌症预防研究》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日常吃点核桃有助于提升尿石素A水平,可降低全身炎症水平,并且能对结肠息肉内的免疫细胞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研究招募了47名50—65岁的健康成年参与者,开展了为期4周的实验。
参与者在第1周内被要求避免食用所有含鞣花单宁的食物,目的是将尿石素水平降至零,在此后的3周内,每天食用56克去皮核桃。通过收集参与者们的血液、尿液和粪便样本等,分析核桃摄入对尿石素、炎症标志物和息肉组织的影响。
结果发现,核桃的摄入显著促进了尿石素A的水平显著增加,进而带来了两个好处。
第一,全身炎症降低。核桃的摄入可通过提高体内尿石素 A 水平,进而降低全身炎症水平。比如尿石素A水平较高的参与者,其血液中的多种炎症标志物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下降趋势。
第二,降低肠癌风险。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体内尿石素A水平,对结肠息肉内的免疫细胞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
除了“补脑”“抗炎”,常吃核桃对身体还有其他诸多益处。核桃堪称大脑的“天然守护者”,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E以及锌、镁等矿物质,每一种成分都在为大脑健康默默贡献力量。
特别是亚油酸和亚麻酸,它们是构建脑细胞膜的关键成分,如同为大脑细胞打造坚固的“防护盾”,保障大脑的正常功能运转。
核桃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能参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构建,增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有利于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B族维生素参与神经系统的代谢过程,锌和镁等矿物质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也有积极影响。
核桃中含有的一定量优质蛋白质,对于大脑细胞的生长、修复和功能维持也有积极的作用,能为大脑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另外,核桃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脑部的血液循环,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为大脑带来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
核桃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神经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促进神经递质合成,对婴幼儿大脑发育期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维护具有潜在益处。
核桃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在肠脑轴机制中,健康的肠道环境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间接影响大脑功能。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核桃刮目相看了?小小一颗核桃,居然蕴含着这么多对健康有益的“宝藏”。
当然,任何食物都要讲究适量食用,一般来说,每天吃25—30克(约6—8颗)核桃较为合适。
不妨从今天起,在早餐里加一把核桃,开启健康生活。
来源 | 央视科教、央视财经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