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不打头!很多人都不懂,野外遇到蛇千万别打头,这有可能会让自己陷入陷阱,其实蛇身上有个致命弱点,掌握住后就能让它乖乖听话……
“打蛇不打头!”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些违反直觉,却是一位有着三十年野外考察经验的老师傅临别时再三叮嘱我的金玉良言。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遇到蛇,尤其是毒蛇,惊慌失措之下肯定会瞄准它那三角形的脑袋猛击,以为这样才能彻底解除危险。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其危险且错误的做法,很可能会让你自己陷入更可怕的陷阱。
为什么打蛇头是下下策?首先,蛇的反应速度远超人类想象。
它的攻击动作是在毫秒之间完成的,当你挥动工具或树枝砸向它的头部时,这不仅是一次攻击,更是一次挑衅,
会瞬间激发它最强烈的自卫本能,蛇头是它最重要的攻击武器,也是它重点防护的区域。
你攻击它最坚硬、最灵活的部位,成功率本身就不高,一旦第一下没有击中或没有致命,蛇受惊后接下来的反击将是迅捷而疯狂的,你被咬伤的风险反而会急剧增加。
更关键的是,蛇的头部并非其真正的“指挥中心”。
即使你侥幸重击了头部,蛇的神经反射并不会立刻停止。
许多有经验的捕蛇人都见过这样的场景:一条被斩下的蛇头,在一段时间内仍然能够张开嘴,完成咬合的动作。
这意味着,你以为已经死去的蛇,仍然具备给你注入毒液的最后能力,这不是传说,而是基于其特殊的神经分布结构的科学事实。
那么,蛇身上那个一击必中、能让它乖乖听话的致命弱点究竟在哪里?答案可能让很多人意想不到:是它的“七寸”,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它的心脏所在区域。
所谓“七寸”,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尺寸,而是一个相对位置。
通常指的是从蛇头开始往下,约占整个蛇身长度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位置,也就是心脏附近。
这里是蛇血液循环的关键枢纽,一旦这个部位受到重创,蛇的血液循环系统会迅速崩溃,它的行动能力会在短时间内瓦解,真正失去攻击性。
当然,知道弱点在哪里,并不意味着我们鼓励大家主动去招惹蛇,绝大多数蛇类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它们的选择通常是回避。
遇到蛇,最上策永远是“冷静、缓慢后退、拉开距离”,给它让出逃生的通道。
掌握“七寸”这个知识,更多是为了应对那种万分之一的极端情况:
当你退无可退,或者蛇已经表现出强烈攻击性,并且你或他人的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时,这才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自保手段,这需要极大的冷静和一定的精准度。
除了“七寸”,另一个可以让蛇暂时“听话”的穴位是“尾巴骨”附近,类似于许多动物的敏感神经丛。
用力捏住这个部位,可以让某些种类的蛇身体暂时僵直,但这需要徒手操作,对普通人的风险极高,绝不建议尝试,那是专业养蛇人或捕蛇人才会使用的技巧。
说到底,蛇的真正弱点,其实在于我们对它的了解以及我们保持的理智。
恐惧来源于未知,当我们了解了蛇的习性,知道它其实更怕我们,知道攻击头部是误区,知道其真正的生理弱点所在时,这种恐惧感就会大大降低,从而能做出最冷静和正确的判断。
下一次如果在野外与它不期而遇,请记住:保持距离是第一位。
如果形势所迫万不得已,不要盯着那不断晃动的蛇头,那是一个诱饵也是一个陷阱。
它的弱点,藏在头之后的身体上,真正的应对智慧,不是硬碰硬的较量,而是精准的洞察和冷静的出手。
当然,最好的结局永远是,你慢慢后退,它滑入草丛,彼此相安无事。
信息来源:新浪新闻——多人都不懂,野外遇到蛇千万别打头……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