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至21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南非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前院长菲力克斯・达帕雷・达科拉教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赵军博士一行,莅临吉林省油莎豆健康产业集团进行深度考察与战略合作洽谈。此次访问是对本月初双方在三亚达成战略共识的实质性推进,标志着中非在油莎豆产业领域的合作步入新阶段。公司高度重视此次考察,不仅组织全体股东与核心骨干全程参与,还精心安排围绕“三产融合”发展思路的考察动线,并向属地县政府汇报接待事宜。
![]()
在董事长张明春,董事张国辉、王石及管理团队的陪同下,达科拉院士一行首先考察了双辽市协力村“豫油莎2号”种植基地。在油莎豆收获机维修存放现场,张明春董事长介绍:“中国农业正面临劳动力老龄化与成本上升的挑战。油莎豆果实埋于地下,收获难度大,实现机械化收割至关重要。目前一台收割机每日可完成约30亩作业,效率相当于百余人人工。”在清选烘干场地,团队还针对东北气候特点,介绍了烘干工艺的技术与流程创新。
![]()
随后,院士一行深入种植基地,实地察看油莎豆采收过程。达科拉院士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断拍照记录,并就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和土壤适配性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他表示希望将相关机械设备(尤其是小型设备)引入非洲,助力提升当地油莎豆机械化收获水平。
![]()
在四平市油莎豆粉加工厂考察期间,梨树县副县长刘跃昌、开发区主任高飞陪同参观并举行简短座谈。公司董事、总工程师胡明详细介绍了现代化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及产品研发理念。随后,院士一行参观了即将竣工的油莎豆博物馆。张明春董事长表示:“建设博物馆旨在通过生动展示,推动公众了解油莎豆的历史、文化和多元价值。特别期待院士能分享非洲作为虎坚果发源地的相关历史文化和科研资料,包括数万年来的种植传统、成型产品、研发成果及国际合作记录,以帮助中国观众更全面认识这一作物。”
![]()
下午,达科拉院士一行抵达位于长春的集团总部,先后参观了油莎豆展览室与企业文化走廊,对集团开发的多款产品表示赞赏。在品鉴油莎豆系列产品时,院士特别对饮品、休闲零食和功能性食品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油莎豆是非洲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基础深厚,但在深加工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非常值得非洲借鉴。”
在随后进行的正式会谈中,张明春董事长对达科拉院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阐述了集团以“科技引领、三产融合”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强调集团已构建覆盖育种、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并正积极推进与国际市场特别是非洲在品种选育、产能合作与市场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协同。
![]()
会谈期间,达科拉院士与加纳团队进行视频会议,就非洲原料进口等事宜现场沟通协调。他诚挚表示,作为中非合作的桥梁,推动更多务实合作是其使命与责任,衷心希望双方精诚协作,共同将虎坚果产业做大做强。赵军研究员从科技合作角度提出,可共同建设油莎豆种质资源库,合作选育适应非洲气候的高产抗逆品种,加强生物技术交流与人才联合培养。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彭英华博士也参与了交流。
![]()
经充分沟通,双方达成以下合作方向:
·共同建立“中非油莎豆产业创新合作中心”,推动技术转移与本地化应用;
·联合制定油莎豆生产与产品的国际标准,促进质量规范与贸易互通;
·探索在非洲重点地区合作建设现代化种植与加工示范园区;
·探索在非洲重点地区合作建设现代化种植与加工示范园区;推动中非企业对接,建立资源共享、市场共建的协同机制。
本次高层访问成果显著,达科拉院士对油莎豆集团的发展成效高度认可,为后续具体项目协议的签署奠定了坚实基础。集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致力将油莎豆产业打造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新标杆,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