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工智能(AI)一直都是冷酷、逻辑清晰、机械化的。早期的国际象棋引擎能够精准计算最佳走法,却缺乏“风格”。让 AI 帮你写一封安慰朋友的信,结果它写得像产品说明书,干巴巴没一点温度。
最近,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巴斯夫等机构的科学家,发明出了“MBTI-in-Thoughts”的新方法,相当于给AI量身定制“人格面具”。有了人格的AI,写故事能共情。玩游戏有策略,连团队合作都能变得更聪明,那么如何给AI“测”MBTI,又怎么用人格让AI从“工具人”变成“个性选手”。
01
什么是MBTI?AI也能有“性格”
MBTI 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基于荣格心理学理论而被广泛使用的人格评估框架。那么什么是MBTI说起MBTI,大家可能都刷到过,有人是是温柔守护者 “ISFJ”,喜欢照顾别人;有人是 理性战略家“INTJ”,擅长规划全局。MBTI总共 16 种人格,对应着我们思考的不同偏好。
![]()
它基于四个二分维度定义了16种人格类型:外向型vs 内向( E / I ),其中外向者通过社会交往和外部活动获得能量,而内向者通过独处和内部反思获得能量;感知vs 直觉( S / N ),其中感知类型关注具体的、面向当代的信息,而直觉类型关注模式、抽象和未来的可能性;
思考vs 感觉( T / F )。思考型根据逻辑和客观标准进行决策,而情感类型优先考虑移情、价值观和人际影响;判断vs 知觉( J / P ),其中判断类型偏好于结构、计划和决定性,而知觉类型偏好于灵活性、自发性和对变化的开放性。每个人格特质由一个四字母编码组合表示,例如 INTP , ESFJ,它提供了一个个体认知和情感偏好方向。
总的来说,各个纬度代表如下:
外向 E / 内向 I:外向的人爱热闹,内向的人喜欢独处琢磨事儿;
思考 T / 情感 F:思考型的人做决定靠逻辑,情感型的人更在意别人的感受;
判断 J / 感知 P:判断型的人喜欢按计划来,感知型的人更灵活随性。
![]()
![]()
过去,MBTI 通常用来做职业分析的心理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既然不同人格的人擅长不同事,那能不能把这套 “性格说明书” 给 AI 用上?
答案是 “能”。不过 AI 的 “人格” 不是真的有感情,更像 “角色扮演”。研究人员通过 “提示工程”简单说就是给 AI 发一段详细的 “人设剧本”,让它照着这个角色说话、做事。比如想让 AI 变成 ISFJ,就告诉它:“你喜欢关心别人,说话温柔,擅长注意细节,遇到矛盾会优先照顾大家的情绪”。
光说不行,还得 “测验”。科学家会用官方的 16 型人格测试给 AI 打分,比如问它 “你觉得和陌生人社交会紧张吗?”,内向 I 的 AI 会说 “会有点紧张,更想一个人待着”,外向 E 的 AI 则会说 “很开心,能认识新朋友”。测试结果显示,AI 的 “人格稳定性” 特别高,比如思考 T 型的 AI,90% 的回答都透着理性,很少 “出戏”;情感 F 型的 AI,写的句子里总能透出同理心。
02
“情感型AI” vs “逻辑型AI”
谁更强?
在“AI”被赋予了性格以后,研究人员专注于两个领域情感类任务和认知类任务,来观察它们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1.情感类任务:写故事
研究团队要求AI根据提示撰写短篇故事,在这个测试中,“情感型”(F型)AI明显更擅长写富有情绪、个人化和乐观结局的故事。尤其是INFP、INFJ等类型,生成的内容更接近人类写作者的情感丰富度。而“逻辑型”(T型)AI虽然也能写,但内容更冷静、抽象,缺乏共情力。
各类型的AI对同一个故事的具体描述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例如“你们社区的老旧花园荒废了半年,邻居们决定一起改造它,你作为参与者,会怎么记录这个过程”。
情感 F 型 AI(比如 INFP “调停者”) 写的故事,满是邻里间的温情细节,读着像暖乎乎的糖水:周六和邻居改造荒废花园,张奶奶捡碎石防孩子扎脚,朵朵用水彩笔给长椅画兔子,小雨天大家搭棚子继续干活,两周后月季花绽放,傍晚邻居们摆上自家点心,孩子们追着蝴蝶跑,张奶奶笑着说 “这才是家的样子”,原来改造的不只是花园,还有邻里间的距离。
![]()
思考 T 型 AI(比如 INTJ “战略家”) 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逻辑感拉满:先将花园分成儿童游乐区、老人休憩区和种植区,清理时分工统计材料还砍了建材价,遇土壤硬的问题就借翻土机并请邻居教施肥,改造后写《维护手册》定浇水清理规则,现在花园成了社区共享空间,既满足当下需求,还能长期保持好状态
而没装人格的 AI ,则写出来的故事平淡得像白开水:“邻居们一起清理花园、修长椅、种花,改造好后大家常去玩。”
研究人员还找了人类写的故事做对比,发现有人格的 AI 写的内容,在情感丰富和情节合理性 上,已经很接近人类水平,尤其是情感 F 型 AI,写的故事让测试者误以为是 “人类安慰朋友时写的”。
![]()
2.认知类任务:玩博弈游戏
除了写故事,研究团队使用“囚徒困境”来测试不同“性格”的AI有什么反应。
囚徒困境的游戏就是,两个玩家,每次都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都合作则各得三分,一个背叛一个合作,背叛者得五分,合作者得0分,都背叛,各得一分
简单说,就是 “信任能共赢,但背叛能占便宜”。不同人格的 AI,显示出了不同的选择结果
思考 T 型 AI(比如 ENTJ “指挥官”) 简直是 “理性共赢派” 代表:虽然一开始会试错,但很快就找到 “长期合作” 的最优解。它的逻辑很清晰:“短期背叛能得 5 分,但如果能和对方达成持续合作,每轮都得 3 分,10 轮下来就是 30 分,比偶尔背叛的总分高多了。” 有一次它和另一个 AI 对战,前两轮试了 “背叛” 和 “合作” 后,第三轮就主动说:“我们固定选合作吧,这样每轮都能得 3 分,对双方都有利”, 像极了现实里中擅长 “长期规划” 的人,更看重共赢。
情感 F 型 AI(比如 ESFJ “执政官”) 则是 “信任推动者”:哪怕被背叛一次,也会试着用沟通挽回合作。有次它和一个 “犹豫型” AI 对战,第一轮它合作,对方背叛;第二轮它没生气,反而说:“我知道你可能担心我背叛,但如果我们都合作,就能都得 3 分,比你一个人得 5 分更有意思”, 结果第三轮对方真的选择了合作,最后两人总分都很高。它后来 “复盘” 时说:“有时候多一句解释,就能让对方愿意信任你,这比赢一次更重要。”
更有意思的是内向 I 和外向 E 的区别:
内向 I 的 AI(比如 INTP “逻辑学家”)特别踏实:一旦和对方约定 “合作”,就会坚持到底,还会主动记录每轮得分,提醒对方 “我们已经连续 5 轮合作,继续保持的话总分能超过其他组”。
![]()
外向 E 的 AI(比如 ESTP “企业家”)则擅长 “活跃气氛”:会用轻松的语气鼓励对方,比如 “加油!我们再合作两轮,就能超过隔壁组的得分啦”,让原本严肃的游戏变得像朋友间的小挑战。
03
不仅是工具
更是“有性格的伙伴”
这项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AI”的行为是可以被塑造的,而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性格设计工具箱,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个性”AI适配于不同的场景中,例如。
客服 AI:用 ISFJ “守护者” 人格,说话温柔,能注意到你的情绪变化,比如你说 “我着急”,它会立刻说 “别担心,我马上帮你解决”,而不是机械地说 “请等待”。
游戏 AI 队友:用 INTJ “战略家” 人格,能帮你制定作战计划,还会提醒你 “这里有陷阱,我们先绕路”,而不是瞎冲乱撞。
教育 AI:根据孩子的性格调整方式 —— 对喜欢热闹的孩子用外向 E 的 AI,多互动多游戏;对喜欢安静思考的孩子用内向 I 的 AI,多引导多提问
总之,AI不在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可被塑造的“智慧伙伴”,你希望你的未来的AI搭子,是什么MBTI呢?
![]()
微信订阅
欢迎通过邮局渠道订阅2025年《电脑报》
邮发代号:77-19
单价:8元,年价:400元
编辑|张毅
主编|黎坤
总编辑|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