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始祖鸟这个被誉为“户外王者”的高端品牌,竟然联合艺术家在脆弱的喜马拉雅山脉用火药搞“烟花爆破”、“炸”出一条龙。
![]()
消费者选择始祖鸟,信任它的专业和价格,很大程度上是认同它应该代表的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的责任——这是户外精神的核心。
结果品牌自己带头,用最具破坏性的方式之一“装扮”圣洁的雪山?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背叛。
口号里喊着“敬畏自然”,行动上却是在生态极其敏感的高原“放炮”,无论事后怎么宣扬转移了牧民、清理了现场、修复了植被,这种主动选择破坏的行为本身,已经彻底粉碎了品牌的环保人设。
![]()
事后先是不主动承认,辩称“使用的是环保材料”,手续合规,不在生态保护区,因此生态未受到破坏。
![]()
![]()
环保与否,可不仅仅是看材料来评定,还要看后续,以及影响的范围。
![]()
![]()
那句“不做就不会有后续麻烦”戳中了多少人的心——为了一个所谓的“艺术”和哗众取宠的营销,始祖鸟毫不犹豫地踏过了红线。
事情闹大了,品牌出来道歉了。
可那份声明读下来,只让人觉得怒火更盛,满是套路毫无真心。
![]()
通篇大谈美好的“初心”,什么提升高山文化关注?听着更像旅游宣传,然后把责任轻飘飘地推给“执行过程的偏差和偏离”。
这分明就是避重就轻的狡辩!
策划并执行这样一场高海拔的巨型火药爆破,这本身难道不就是最大的、根本性的错误决策吗?
![]()
哪是什么“走着走着走偏了”,就是不承认方向错了!
更讽刺的是,声明里还假惺惺地说未来会更“谦卑”对待自然。
一个刚用火药“炸”完高山的人谈谦卑?这“谦卑”写在道歉信里,怎么看都只是危机公关的标准话术模板,感受不到丝毫真诚的反省。
最让人反感的是那个“专属邮箱收建议”的操作。
明眼人都看穿,这根本不是想倾听,而是想把公开的批评和汹涌的舆情锁进私域的黑箱里,方便控制和冷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发酵。
在这样的一份愿意接受意见和建议的道歉信下面,居然是一件防护模式,是无法展示评论的。这样也叫愿意接受意见吗?难怪网友会觉得,这是被调查了,才不得不发的一份声明,有种不情不愿的感觉。
![]()
![]()
这种试图“关门灭火”的技巧被识破,只让我们消费者觉得品牌想的不是认错改错,而是怎么快点把批评的声音压下去。
更火上浇油、令人心寒的,是海外团队的迅速撇清。一句轻飘飘的“不知情”,企图把中国团队推出来当替罪羊,简直是二次伤害!
![]()
![]()
这荒唐的声明暴露了什么?要么是始祖鸟全球管理混乱到总部对如此大规模的高调活动一无所知?要么就是品牌总部见势不妙急于切割,对中国市场和团队缺乏起码的责任担当和保护?
无论是哪种,都让人愤怒。
这闹剧不仅在国内招骂,这下是真丢人丢到国外了,品牌在国际上也成了笑话。
这不由得让人质疑:如果炸的是阿尔卑斯山或者落基山脉,始祖鸟总部还会如此“不知情”、如此急于撇清吗?这种区别对待的感觉,实在令人齿冷。
![]()
始祖鸟这次“炸山”事件,绝不仅仅是一次失败的营销翻车,它彻底暴露了品牌的虚伪。
这一连串的操作,是对核心消费者价值观的彻底背叛,将耗费数十年建立的“专业、可靠、有格调”的品牌形象砸得粉碎。
信任如同雪山般脆弱,一旦崩塌,再昂贵的“修复”方案,也难以重建。
![]()
当消费者心中只剩下“虚伪、短视、破坏者”的品牌印象时,始祖鸟失去的,恐怕远比它那场“烟花秀”想获得的,要多得多。
这不仅仅是一场“无知”的行为艺术,还有可能涉及刑事。
![]()
![]()
这个荒唐的营销事件,也会成为始祖鸟品牌根基动摇的刺眼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